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1.1 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转化植物和冠瘿组织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1.2 发根农杆菌Ri质粒介导转化植物和发状根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1.3 不定根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2 植物次生代谢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1 诱导子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15页 |
1.3 除虫菊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1 除虫菊素在植物中分布 | 第15-16页 |
1.3.2 除虫菊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3 除虫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雷公藤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1 雷公藤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4.2 雷公藤主要成分研究 | 第17页 |
1.4.3 雷公藤医用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无公害农药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除虫菊不定根诱导研究 | 第20-2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1 生物材料 | 第20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2.2.1 除虫菊不定根的获得 | 第20-21页 |
2.2.2 PCR检测 | 第21-23页 |
2.2.3 除虫菊不定根中除虫菊素的检测 | 第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2.3.1 根癌农杆菌对除虫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 第23页 |
2.3.2 PCR鉴定结果 | 第23-24页 |
2.3.3 除虫菊不定根中除虫菊素的检测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除虫菊冠瘿组织诱导研究 | 第25-31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3.1.1 生物材料 | 第25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3.1.3 试验仪器 | 第25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3.2.1 除虫菊发状根和冠瘿组织的诱导 | 第25-26页 |
3.2.2 除虫菊发状根的双转化试验 | 第26页 |
3.2.3 除菌培养 | 第26-27页 |
3.2.4 冠瘿组织悬浮系的建立 | 第2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3.3.1 根癌农杆菌对除虫菊无菌苗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7页 |
3.3.2 不同条件对除虫菊发状根双转化影响 | 第27-30页 |
3.3.3 不同除菌方法对除菌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3.3.4 不同抗生素对根癌农杆菌C58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3.3.5 冠瘿组织悬浮系的建立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不同真菌诱导子对除虫菊发状根的影响研究 | 第31-36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4.1.1 生物材料 | 第31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4.1.3 试验仪器 | 第31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4.2.1 除虫菊发状根的获得 | 第31页 |
4.2.2 除虫菊发状根的继代放大培养 | 第31页 |
4.2.3 真菌诱导子处理除虫菊发状根试验 | 第31-3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4.3.1 除虫菊发状根的继代培养 | 第32-33页 |
4.3.2 不同真菌诱导子对除虫菊发状根生长及除虫菊素含量的影响 | 第33页 |
4.3.3 真菌诱导子对除虫菊发状根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第五章 大量元素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雷公藤红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44页 |
5.1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5.1.1 生物材料 | 第36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36-39页 |
5.2.1 雷公藤不定根的诱导和培养 | 第36页 |
5.2.2 改变大量元素比例的培养基中雷公藤不定根的培养和增长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5.2.3 雷公藤不定根及其培养基中雷公藤红素的分离提取和检测 | 第37-39页 |
5.2.4 雷公藤红素产量的计算 | 第3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5.3.1 雷公藤红素回收率的检测 | 第39-40页 |
5.3.2 大量元素对雷公藤不定根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44页 |
第六章 问题与讨论 | 第44-46页 |
6.1 除虫菊不定根生产除虫菊素的问题 | 第44页 |
6.2 根癌农杆菌C58除菌困难 | 第44页 |
6.3 真菌诱导子促进除虫菊发状根高效生产除虫菊素 | 第44-45页 |
6.4 雷公藤不定根生产雷公藤红素的可行性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附图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