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应用微生物学论文

高效降解羽毛的微白黄链霉菌Fea-10的分离鉴定及其角蛋白酶基因的异源表达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26页
    1.1 角蛋白综述第11-12页
        1.1.1 角蛋白的结构第11-12页
        1.1.2 角蛋白的产生现状和环境危害第12页
    1.2 角蛋白酶综述第12-19页
        1.2.1 角蛋白酶的微生物多样性第13-15页
        1.2.2 微生物角蛋白酶的产生条件和降解角蛋白的机制第15-17页
        1.2.3 角蛋白酶的生物化学性质第17-18页
        1.2.4 角蛋白酶生产的经济可行性第18-19页
    1.3 角蛋白酶应用前景第19-23页
        1.3.1 洗涤剂工业第19-20页
        1.3.2 皮革工业第20页
        1.3.3 食品饲料工业第20-21页
        1.3.4 有机农业的肥料第21页
        1.3.5 线虫抑制第21页
        1.3.6 X射线胶片的二次利用第21-22页
        1.3.7 朊病毒蛋白的治疗第22页
        1.3.8 生物燃料的生产第22-23页
        1.3.9 其他应用第23页
    1.4 角蛋白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23-25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菌株Fea-10的分离和分类鉴定第26-35页
    2.1 材料第26-27页
        2.1.1 样品采集第26页
        2.1.2 试剂第26页
        2.1.3 培养基第26-27页
    2.2 方法第27-30页
        2.2.1 养鸡场堆积羽毛土壤中角蛋白降解放线菌的分离第27页
        2.2.2 分离到的菌株Fea-10的16S rDNA序列测序第27-29页
        2.2.3 Fea-10形态特征第29页
        2.2.4 Fea-10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检测第29-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2.3.1 角蛋白降解放线菌的分离第30页
        2.3.2 Fea-10菌株的16S rDNA序列扩增第30-31页
        2.3.3 Fea-10菌株的16S rDNA测序结果分析与N-J树构建第31页
        2.3.4 菌体形态特征和菌落形态特征第31-32页
        2.3.5 菌株Fea-10生理生化特征第32-33页
    2.4 结论与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菌株Fea-10角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35-71页
    3.1 材料第35-38页
        3.1.1 菌株、质粒和引物第35页
        3.1.2 培养基第35-36页
        3.1.3 试剂第36-37页
        3.1.4 抗生素与酶第37页
        3.1.5 主要仪器第37-38页
    3.2 方法第38-48页
        3.2.1 Fea-10基因组中角蛋白酶基因的发掘第38页
        3.2.2 Fea-10角蛋白酶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8页
        3.2.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热激法转化感受态细胞第38-39页
        3.2.4 角蛋白酶基因gm2886克隆与测序验证第39-40页
        3.2.5 角蛋白酶基因gm2886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40-43页
        3.2.6 SDS-PAGE电泳检测第43-45页
        3.2.7 角蛋白酶基因gm2888克隆与测序验证第45-46页
        3.2.8 2888pro基因中稀有密码子的定点突变第46-47页
        3.2.9 角蛋白酶基因gm2888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47-4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8-69页
        3.3.1 角蛋白酶基因gm2886和gm2888的发现与序列分析第48-51页
        3.3.2 gm2886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第51-53页
        3.3.3 gm2886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3-57页
        3.3.4 gm288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第57-59页
        3.3.5 重组蛋白2886pro-His的纯化第59-60页
        3.3.6 gm2888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第60-61页
        3.3.7 gm2888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1-64页
        3.3.8 gm2888基因稀有密码子定点突变第64-67页
        3.3.9 gm288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第67-69页
    3.4 讨论第69-71页
第四章 菌株Fea-10角蛋白酶基因在链霉菌中的表达第71-94页
    4.1 材料第71-73页
        4.1.1 菌株、质粒和引物第71页
        4.1.2 培养基第71页
        4.1.3 试剂第71-72页
        4.1.4 抗生素与酶第72-73页
        4.1.5 主要仪器第73页
    4.2 方法第73-80页
        4.2.1 pSET152-2886native-his载体的构建第73-75页
        4.2.2 接合转移第75页
        4.2.3 pSET152-erm-2886his载体的构建第75-77页
        4.2.4 pSET152-erm-2888his载体的构建第77页
        4.2.5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电泳第77-79页
        4.2.6 重组蛋白GM2886-HIS酶活的测定第79页
        4.2.7 重组蛋白GM2886-HIS酶学性质的测定第79-8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80-92页
        4.3.1 gm2886基因带有原始启动子的链霉菌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0-83页
        4.3.2 gm2886基因带有红霉素启动子的链霉菌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3-86页
        4.3.3 gm2888基因带有红霉素启动子的链霉菌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6-88页
        4.3.4 接合子牛奶平板初筛第88-89页
        4.3.5 接合子粗酶液SDS-PAGE检测第89页
        4.3.6 重组蛋白GM2886-HIS的Ni柱纯化第89页
        4.3.7 重组蛋白GM2886-HIS的非变性PAGE电泳检测第89-90页
        4.3.8 重组蛋白GM2886-His6的产量与酶活第90页
        4.3.9 重组蛋白GM2886-HIS的酶学特性第90-92页
    4.4 讨论第92-94页
第五章 结论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4页
附录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作者简介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材线虫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BxGST3和BxGST1全长克隆和功能分析
下一篇:网格模型姿态迁移与拓扑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