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6-8页 |
| (一)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留守儿童问题 | 第6-7页 |
| (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 第7-8页 |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 (一)社会学理论——社会化 | 第11页 |
| (二) 心理学理论——认知发展理论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一、“双亲失陪”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一)全球背景下的留守儿童状况 | 第13页 |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W村“双亲失陪”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 第15-18页 |
| 一、W村儿童构成比例分析 | 第15页 |
| 二、W村“双亲失陪”留守儿童与“单亲失陪”留守儿童的异同点分析 | 第15-16页 |
| 三、W村“双亲失陪”儿童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6-17页 |
| 四、“双亲失陪”姐弟个案选取的缘由 | 第17-18页 |
| 第四章“双亲失陪”姐弟的生活状况调查与研究 | 第18-29页 |
| 一、“双亲失陪”姐弟的家庭生态图剖析 | 第18-19页 |
| 二、“双亲失陪”姐弟的家庭生活 | 第19-28页 |
| (一)“双亲失陪”姐弟的日常行为分析 | 第19-24页 |
| (二)临时监护人对“双亲失陪”姐弟的影响 | 第24-26页 |
| (三)“双亲失陪”姐弟的认知差异 | 第26页 |
| (四)父母与“双亲失陪”姐弟的关系调查 | 第26-28页 |
| 三、双亲失陪姐弟的学校生活 | 第28-29页 |
| 第五章“双亲失陪”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29-35页 |
| 一、“双亲失陪”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 第29-31页 |
| 二、相关建议 | 第31-34页 |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第34页 |
| 四、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