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的理论基础 | 第9-15页 |
第一节 环境保护理念的需求 | 第9-10页 |
一、环境权的赋予 | 第9-10页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普及 | 第10页 |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的理念 | 第10-13页 |
一、大气污染防治理论的建立 | 第11页 |
二、汽车尾气占大气污染的比重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汽车尾气污染的涵义 | 第13-15页 |
一、汽车的界定 | 第13页 |
二、汽车尾气污染物的危害 | 第13-14页 |
三、汽车尾气污染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汽车尾气污染现状分析 | 第15-20页 |
第一节 汽车尾气污染现状 | 第15页 |
第二节 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一、立法和标准问题 | 第15-16页 |
二、管理体制问题 | 第16-17页 |
三、污染控制法律制度的建设问题 | 第17页 |
第三节 完善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法律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一、汽车尾气污染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17-18页 |
二、法律手段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社会需求 | 第18页 |
三、法律手段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经济需求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美国及日本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经验的学习和启发 | 第20-25页 |
第一节 美国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措施 | 第20-22页 |
一、美国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的立法保障 | 第20页 |
二、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的排放标准制度 | 第20-21页 |
三、经济刺激制度 | 第21页 |
四、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日本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措施 | 第22-24页 |
一、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 | 第22页 |
二、针对汽车尾气污染防御治理的排放标准 | 第22-23页 |
三、报废汽车管理措施 | 第23页 |
四、经济刺激制度 | 第23页 |
五、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借鉴和启示 | 第24-25页 |
一、完善立法、严格标准 | 第24页 |
二、管理体制完善 | 第24-25页 |
第四章 针对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 | 第25-35页 |
第一节 不断加强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立法 | 第25-26页 |
一、完善汽车污染物防治法律体系 | 第25页 |
二、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 | 第25页 |
三、加强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地方性立法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责任划分机制下对各主体防治尾气污染的法律控制 | 第26-31页 |
一、完善对汽车生产商防治尾气污染的法律控制制度 | 第26-28页 |
二、完善对汽车消费者防治尾气污染的法律控制制度 | 第28页 |
三、完善燃油阶段防治尾气污染的法律控制制度 | 第28-29页 |
四、完善对政府防治尾气污染的法律控制制度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完善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措施 | 第31-35页 |
一、积极提高公众意识 | 第31-32页 |
二、完善联防联控防治制度 | 第32-33页 |
三、加强发展国家低排放城市公共交通结构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