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20页 |
1.1 铂类药物的现状及前景 | 第7-12页 |
1.2 本文选题依据及创新点 | 第12页 |
1.3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2-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第20-21页 |
2.2 Hartree-Fock近似 | 第21页 |
2.3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1-22页 |
2.4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22页 |
2.5 从头算法 | 第22页 |
2.6 分子体系的薛定谔(Schr?dinger)方程 | 第22-23页 |
2.7 基组 | 第23-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电子与trans-[Pt(P)NH_3Cl_2] (P = 3-picoline or pyridine)相互作用后其自由基与核糖环或胸腺嘧啶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28-57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3页 |
3.4 小结 | 第43-44页 |
附录图 | 第44-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第四章 顺铂和反铂与靶分子游离基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57-75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7-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5.1 总结 | 第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