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 第10-11页 |
1.2.2 碳减排风险研究 | 第11页 |
1.2.3 碳减排实施对策研究 | 第11-12页 |
1.2.4 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可能的创新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低碳经济理论 | 第15-16页 |
2.2 区域经济理论 | 第16页 |
2.3 集体行动理论 | 第16-17页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第3章 研究样本描述 | 第19-25页 |
3.1 东方市经济与产业概况 | 第19-20页 |
3.2 东方市碳排放与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 第20-25页 |
3.2.1 东方市碳排放与低碳经济发展措施 | 第20-23页 |
3.2.1.1 调整产业结构 | 第20-21页 |
3.2.1.2 优化能源结构 | 第21-22页 |
3.2.1.3 增加森林碳汇 | 第22-23页 |
3.2.1.4 鼓励低碳生活 | 第23页 |
3.2.2 东方市碳排放与低碳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 | 第23-25页 |
第4章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5-32页 |
4.1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 | 第25-27页 |
4.1.1 良好的自然环境 | 第25-26页 |
4.1.2 丰富的矿产资源 | 第26页 |
4.1.3 便利的区位优势 | 第26-27页 |
4.1.4 丰富的旅游资源 | 第27页 |
4.1.5 产业的后发优势 | 第27页 |
4.2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劣势 | 第27-28页 |
4.2.1 缺乏综合配套扶植政策 | 第27-28页 |
4.2.2 原有产业结构工业比重较高 | 第28页 |
4.2.3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 第28页 |
4.2.4 人才缺乏 | 第28页 |
4.3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机遇 | 第28-29页 |
4.3.1 国际社会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4.3.2 国内低碳政策的支持 | 第29页 |
4.4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29-32页 |
4.4.1 其他地方的竞争 | 第29-31页 |
4.4.2 产品创新挑战 | 第31-32页 |
第5章 东方市低碳经济战略规划 | 第32-41页 |
5.1 战略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 第32-37页 |
5.1.1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导向 | 第32-34页 |
5.1.1.1 多方主体目标融合 | 第32-33页 |
5.1.1.2 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33-34页 |
5.1.1.3 五位一体发展 | 第34页 |
5.1.2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 第34-37页 |
5.1.2.1 经济转型成功 | 第35页 |
5.1.2.2 生态环境优美 | 第35-37页 |
5.2 发展战略任务分解 | 第37-41页 |
5.2.1 低碳经济发展近期目标 | 第37-38页 |
5.2.1.1 制定碳排放清单 | 第37页 |
5.2.1.2 制定低碳发展规划 | 第37-38页 |
5.2.1.3 明确监管职责 | 第38页 |
5.2.1.4 建设低碳示范园区 | 第38页 |
5.2.1.5 调整能源结构 | 第38页 |
5.2.2 低碳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 | 第38-41页 |
5.2.2.1 能源结构得到调整 | 第39页 |
5.2.2.2 工农业低碳生产 | 第39页 |
5.2.2.3 居民低碳生活 | 第39-40页 |
5.2.2.4 增加碳汇 | 第40页 |
5.2.2.5 长效机制形成 | 第40页 |
5.2.2.6 相关法规完善 | 第40-41页 |
第6章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保障 | 第41-47页 |
6.1 资源保障 | 第41-44页 |
6.1.1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资金保障 | 第41-42页 |
6.1.2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人才保障 | 第42-43页 |
6.1.3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组织保障 | 第43页 |
6.1.4 东方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产业保障 | 第43-44页 |
6.2 激励与约束保障 | 第44页 |
6.2.1 发展战略激励保障 | 第44页 |
6.2.2 发展战略约束保障 | 第44页 |
6.3 监控与反馈保障 | 第44-47页 |
6.3.1 发展战略监控保障 | 第44-45页 |
6.3.2 发展战略反馈保障 | 第45-47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