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插图 | 第11-12页 |
附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3-31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1.1 生物质概述 | 第14-17页 |
1.1.1 生物质组成 | 第14-15页 |
1.1.2 生物质转化 | 第15-17页 |
1.1.2.1 生物质转化利用方法 | 第15-16页 |
1.1.2.2 生物质制备燃料化学品 | 第16-17页 |
1.2 γ-戊内酯的合成与应用 | 第17-19页 |
1.2.1 γ-戊内酯的合成 | 第17-18页 |
1.2.2 γ-戊内酯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以乙酰丙酸酯为原料的生物质转化 | 第19-24页 |
1.3.1 乙酰丙酸酯的合成 | 第20-22页 |
1.3.1.1 乙酰丙酸酯化法 | 第20-21页 |
1.3.1.2 生物质直接醇解法 | 第21页 |
1.3.1.3 糠醇醇解法 | 第21-22页 |
1.3.2 乙酰丙酸酯的加氢反应 | 第22-24页 |
1.3.2.1 不同金属对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23页 |
1.3.2.2 Bronsted酸对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23页 |
1.3.2.3 溶剂对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23-24页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24-26页 |
1.4.1 选题依据 | 第24-25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6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规格 | 第31-32页 |
2.1.1 主要化学试剂及规格 | 第31页 |
2.1.2 主要化学仪器规格 | 第31-32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1 载体的合成 | 第32页 |
2.2.1.1 活性炭负载氧化铌载体的合成 | 第32页 |
2.2.1.2 SBA-15分子筛的合成 | 第32页 |
2.2.2 Nb_2O_5-AC负载Pd的制备方法 | 第32页 |
2.2.3 SBA-15分子筛负载Ru的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2.3 催化剂的物化表征 | 第33-35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3页 |
2.3.2 扫描电镜(SEM) | 第33页 |
2.3.3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 | 第33页 |
2.3.4 投射电镜(TEM) | 第33-34页 |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 第34页 |
2.3.6 一氧化碳化学吸附(CO-Chemsorption) | 第34页 |
2.3.7 程序升温H_2还原(H_2-TPR) | 第34页 |
2.3.8 程序升温NH_3脱附(NH_3-TPD) | 第34-35页 |
2.3.9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 | 第35页 |
2.4 对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催化性能表征 | 第35-36页 |
第三章 Pd-Nb_2O_5-AC对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反应的研究 | 第36-54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7-51页 |
3.2.1 Pd-Nb_2O_5-AC催化剂表征 | 第37-45页 |
3.2.1.1 Nb_2O_5-AC材料的孔道性质 | 第37-39页 |
3.2.1.2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39-42页 |
3.2.1.3 催化剂的NH_3-TPD表征 | 第42-43页 |
3.2.1.4 催化剂的SEM-EDX表征 | 第43-44页 |
3.2.1.5 催化剂的CO化学吸附表征 | 第44-45页 |
3.2.2 Pd-Nb_2O_5-AC催化剂对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反应的研究 | 第45-51页 |
3.2.2.1 载体酸性对乙酰丙酸乙酯的影响 | 第45页 |
3.2.2.2 载体酸性对4-羟基戊酸乙酯内酯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2.3 Pd-Nb_2O_5-AC催化剂对EL加氢反应的研究 | 第46-49页 |
3.2.2.4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第49-51页 |
3.3 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四章 Ru-SBA-15对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反应的研究 | 第54-71页 |
4.1 引言 | 第54-5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5-68页 |
4.2.1 Ru-SBA-15催化剂的表征 | 第55-62页 |
4.2.1.1 催化剂的BET表征 | 第55-56页 |
4.2.1.2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56-57页 |
4.2.1.3 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57-59页 |
4.2.1.4 催化剂的H2-TPR表征 | 第59-62页 |
4.2.2 Ru-SBA-15催化剂对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反应的研究 | 第62-68页 |
4.2.2.1 不同钌含量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62-64页 |
4.2.2.2 不同后处理条件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2.3 Ru催化剂与酸催化剂的协同催化 | 第66-67页 |
4.2.2.4 Ru-SBA-15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第67-68页 |
4.3 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71-72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