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材料论文

Cu@Sn核壳粉体制备及其高熔点焊缝的性能与组织演变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7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1.2 高温电子封装技术及封装材料的发展与现状第16-27页
        1.2.1 高温合金互连钎料第17-19页
        1.2.2 微纳米材料烧结法第19-21页
        1.2.3 瞬态液相连接法第21-27页
    1.3 核壳结构材料的应用第27-34页
        1.3.1 核壳结构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第28页
        1.3.2 核壳结构材料在电池电极领域的应用第28-30页
        1.3.3 核壳结构材料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第30-31页
        1.3.4 核壳结构材料在磁性领域的应用第31-33页
        1.3.5 核壳结构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33-34页
    1.4 Cu@Sn核壳金属粉用做钎料的可行性第34-36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36-37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测试方法第37-47页
    2.1 实验材料及Cu@Sn焊点的制备第37-40页
        2.1.1 镀锡试剂及实验设备的选择第37-39页
        2.1.2 Cu@Sn焊接试样的制备第39-40页
    2.2 分析与测试方法第40-47页
        2.2.1 Cu@Sn核壳结构金属粉的形貌与界面表征第40-41页
        2.2.2 Cu@Sn核壳结构预置片的电阻率测量第41-42页
        2.2.3 Cu@Sn核壳结构预置片的热导率测量第42-44页
        2.2.4 Cu@Sn核壳结构预置片的热膨胀系数测量第44-45页
        2.2.5 Cu@Sn核壳结构焊点高温剪切强度的测量第45页
        2.2.6 Cu@Sn核壳结构焊点冷热冲击性能的表征第45-46页
        2.2.7 Cu@Sn预置片对IGBT功率器件的焊接第46页
        2.2.8 不同服役条件下预置片钎料的组织与性能演变第46-47页
第3章 Cu@Sn核壳结构双金属粉的制备第47-72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反应机理与过程第47-50页
        3.2.1 酸性氯化物化学镀Sn反应机理第47-48页
        3.2.2 微小Cu颗粒化学镀Sn过程第48-50页
    3.3 镀液各组分的选定与准备第50-53页
        3.3.1 微小Cu粉粒径的选定第50-51页
        3.3.2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第51-52页
        3.3.3 分散剂的影响第52-53页
    3.4 Cu@Sn核壳表面镀层形貌的影响因素第53-65页
        3.4.1 镀液温度的影响第54-57页
        3.4.2 镀液成分的影响第57-65页
    3.5 不同粒径Cu@Sn核壳结构双金属粉的制备第65-71页
        3.5.1 不同粒径Cu@Sn核壳金属粉的表面形貌第65-68页
        3.5.2 不同粒径Cu@Sn核壳金属粉的截面剖视图第68-71页
    3.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4章 Cu@Sn核壳结构的焊缝制备及性能表征第72-102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Cu@Sn核壳金属粉制备的钎料膏及微观组织第72-76页
    4.3 Cu@Sn核壳金属粉制备的预置片及微观组织第76-83页
    4.4 Cu@Sn核壳金属粉最佳粒径的确定第83-85页
    4.5 钎料膏与预置片法所制备焊点的性能表征第85-100页
        4.5.1 焊点剪切强度的表征第85-90页
        4.5.2 预置片焊点导热性能测试第90-92页
        4.5.3 预置片热膨胀系数测定第92页
        4.5.4 预置片焊点抗冷热冲击性能测试第92-98页
        4.5.5 预置片焊点电信号传导性能测试第98-100页
    4.6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5章 Cu@Sn焊点不同服役条件下组织与性能演变第102-137页
    5.1 引言第102页
    5.2 差异化的服役条件对TLP焊点微观组织的影响第102-107页
    5.3 差异化的服役条件对Cu@Sn预置片焊点微观组织的影响第107-117页
        5.3.1 Cu@Sn预置片焊点经受冷热冲击后的微观组织演变第107-110页
        5.3.2 Cu@Sn预置片焊点 250℃长时服役后的微观组织演变第110-112页
        5.3.3 Cu@Sn预置片焊点 450℃短时服役后的微观组织演变第112-113页
        5.3.4 过量Sn对Cu@Sn焊点高温服役时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第113-117页
    5.4 富Cu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导致的体积变化第117-131页
        5.4.1 Cu@Sn核壳金属粉生成Cu6Sn5导致的体积变化第118-123页
        5.4.2 Cu@Sn核壳金属粉生成Cu3Sn导致的体积变化第123-131页
    5.5 富铜相Cu-Sn金属间化合物焊点性能表征第131-135页
        5.5.1 富铜相Cu-Sn金属间化合物焊点高温剪切强度及断裂模式第131-133页
        5.5.2 全Cu-Sn金属间化合物焊点抗冷热冲击性能第133-135页
    5.6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结论第137-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51-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个人简历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曶鼎铭文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唐宋“报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