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一)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第17-20页 |
(一)国外相关文献 | 第17页 |
(二)国内相关文献 | 第17-20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0页 |
二、税收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 第20-24页 |
(一)国外文献研究 | 第20-21页 |
(二)国内文献研究 | 第21-22页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的现状与不足 | 第24-41页 |
一、生产性服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第24-29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结构概述 | 第24-27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理论 | 第27-29页 |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结构的现状 | 第29-36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现状 | 第29-32页 |
(二)产业结构现状 | 第32-36页 |
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不足 | 第36-38页 |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小,比重低 | 第36-37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工业不同步,结构不均衡 | 第37页 |
(三)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低 | 第37页 |
(四)起步较晚,投资不足,创新不够 | 第37-38页 |
(五)市场活力不够,缺乏有竞争力的企业领袖 | 第38页 |
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一)立法层次低且区域竞争激烈 | 第38-39页 |
(二)行业政策大,税制设计不合理 | 第39-40页 |
(三)企业所得税优惠方式单一,个人所得税力度不够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引领产业结构转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协整分析 | 第41-49页 |
一、产业结构和生产性服务业指标结构的选定 | 第41-43页 |
(一)产业结构指标选定 | 第41-43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指标确定 | 第43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43-48页 |
(一)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结构评价值的单位根检验 | 第44-45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结构的协整检验 | 第45-47页 |
(三)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结构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 第47-48页 |
三、结论和建议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和税收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49-62页 |
一、税收政策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自向量回归分析 | 第49-58页 |
(一)模型说明 | 第49页 |
(二)数据说明 | 第49-50页 |
(三)生产性服务业和税收政策的VAR模型分析 | 第50-57页 |
(四)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二、税收负担对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58-62页 |
(一)模型说明和变量的解释 | 第58-59页 |
(二)数据分析 | 第59-60页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第六章 引领产业结构转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建议 | 第62-68页 |
一、国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启示 | 第62-63页 |
(一)国外金融业税收政策 | 第62页 |
(二)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税收政策 | 第62-63页 |
(三)软件等技术服务业税收政策 | 第63页 |
(四)国外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第63页 |
二、生产性服务业税收优化政策建议 | 第63-68页 |
(一)加强税收立法,制定统一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政策 | 第64页 |
(二)继续扩大增值税的范围,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增值税政策 | 第64-65页 |
(三)完善营业税税制,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税负 | 第65-66页 |
(四)制定更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 第66-67页 |
(五)完善税收优惠的方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发展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