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分析与对策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1 国内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外发展现状第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大宗商品交易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 大宗商品交易的涵义第17页
        2.1.1 大宗商品的概念第17页
        2.1.2 大宗商品交易的概念第17页
    2.2 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及特点第17-20页
        2.2.1 中远期交易概述第17-18页
        2.2.2 即期交易概述第18-19页
        2.2.3 延期交易概述第19-20页
第3章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0-25页
    3.1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概述第20-21页
        3.1.1 大宗市场交易市场概述第20页
        3.1.2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第20-21页
    3.2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现状第21-22页
    3.3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划分第22-23页
        3.3.1 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的概述第22-23页
        3.3.2 场外交易和场内交易的区别与优势第23页
    3.4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与传统商品现货交易的区别第23-25页
第4章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优势第25-28页
    4.1 集成现货的基本功能第25页
    4.2 集现金流、物流、信息流服务于一体第25-26页
    4.3 为期货市场提供优质资源第26页
    4.4 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第26页
    4.5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繁荣第26-27页
    4.6 提升价格的合理公正化第27页
    4.7 一定程度上协助企业管理价格风险第27-28页
第5章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第28-31页
    5.1 大宗商品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第28页
    5.2 大宗商品市场缺乏法律参照及监管主体第28-29页
    5.3 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认识存在误区第29-30页
    5.4 平台营利性质导致市场存在利益纠葛第30-31页
第6章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第31-36页
    6.1 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需规范监管制度第31页
    6.2 正确引导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向现货产业的方向发展第31页
    6.3 免除电子交易平台参与自身的交易,监管账户资金第31-32页
    6.4 提升建设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审核第32页
    6.5 去除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制定的特殊权力第32-33页
    6.6 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的交易会员单位进行监管备案第33页
    6.7 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整个行业的自律性第33-34页
    6.8 加强“38号文件”的实施效果第34-36页
第7章 案例分析第36-52页
    7.1 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介绍及状况分析第36-40页
        7.1.1 北京大宗商品交易简介第36-37页
        7.1.2 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行业优势形态及分析第37-40页
        7.1.3 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产品优势第40页
    7.2 北商所西南中心介绍第40-47页
        7.2.1 北商所西南中心经营状况第41-42页
        7.2.2 北商所西南中心股权结构第42页
        7.2.3 北商所西南中心组织结构第42-43页
        7.2.4 北商所西南中心现货电子交易平台状况第43-46页
        7.2.5 北商所西南中心三种电子业务功能第46-47页
    7.3 北商所西南中心电子交易市场的现行对策第47-50页
    7.4 北商所西南中心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方向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引领产业结构转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