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 能力培养:教育改革的长期目标 | 第11-12页 |
1.2 教师行为:课改实施的核心体现 | 第12页 |
1.3 教学诊断:有效教学的实践保障 | 第12-14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2.1 教学诊断的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2.1.1 教学诊断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2 教学诊断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1.3 教学诊断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2 学科能力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2.2.1 学科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2 学科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2-2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3.3 分析框架 | 第23-27页 |
3.4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4 研究一:化学学科能力教学倾向的特征差异研究 | 第29-59页 |
4.1 能力要素比较 | 第29-33页 |
4.1.1. 总体分布 | 第29-30页 |
4.1.2 不同水平教师的差异性比较 | 第30-31页 |
4.1.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31-33页 |
4.2 能力水平比较 | 第33-59页 |
4.2.1 概念理解能力 | 第33-38页 |
4.2.2 实验思维能力 | 第38-43页 |
4.2.3 符号表征能力 | 第43-48页 |
4.2.4 定量计算能力 | 第48-53页 |
4.2.5 模型建构能力 | 第53-59页 |
5 研究二:化学学科能力与教学行为的匹配性研究 | 第59-81页 |
5.1 “溶解度”课例中教学流程分析 | 第59-62页 |
5.1.1 教学流程呈现 | 第60-61页 |
5.1.2 教学流程分析 | 第61-62页 |
5.2 “溶解度”课例中教学行为与学科能力培养的匹配性分析 | 第62-79页 |
5.2.1 课例切片及编码 | 第62-70页 |
5.2.2 数据统计 | 第70-72页 |
5.2.3 数据分析 | 第72-79页 |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79-81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1-8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1-85页 |
6.2 论文的创新性及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