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纳米介孔炭材料 | 第8-12页 |
1.2.1 介孔炭材料简介 | 第8-9页 |
1.2.2 介孔炭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9-11页 |
1.2.3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 第11-12页 |
1.3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4 介孔炭/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8-24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仪器 | 第18页 |
2.2 水性中间相沥青的制备 | 第18-19页 |
2.3 纳米介孔炭微球材料的制备 | 第19页 |
2.4 纳米介孔炭微球/石墨烯夹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9-20页 |
2.5 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20-24页 |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20页 |
2.5.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第20页 |
2.5.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0-21页 |
2.5.4 氮气吸附脱附 | 第21页 |
2.5.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1页 |
2.5.6 热重分析(TG) | 第21页 |
2.5.7 表面电位分析(Zeta电位) | 第21页 |
2.5.8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1-24页 |
3 表面活性剂和碳源自组装制备纳米介孔炭微球材料 | 第24-30页 |
3.1 前言 | 第2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3.2.1 TEM分析 | 第24-25页 |
3.2.2 SEM分析 | 第25-26页 |
3.2.3 氮气吸脱附分析 | 第26-27页 |
3.2.4 XRD分析 | 第27-28页 |
3.2.5 FTIR分析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三组分共组装制备纳米介孔炭微球/石墨烯夹层复合材料 | 第30-44页 |
4.1 前言 | 第30-3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4.2.1 SEM分析 | 第31-32页 |
4.2.2 TEM分析 | 第32-34页 |
4.2.3 氮气吸脱附分析 | 第34-35页 |
4.2.4 XRD分析 | 第35-37页 |
4.2.5 FTIR分析 | 第37页 |
4.2.6 TG分析 | 第37-38页 |
4.2.7 Zeta分析 | 第38-39页 |
4.2.8 电化学分析 | 第39-40页 |
4.3 机理分析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5 结论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