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1.2.1 分子印迹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分子印迹技术的特点 | 第13页 |
1.3 分子印迹的应用 | 第13-23页 |
1.3.1 分离领域 | 第13-16页 |
1.3.2 化学/生物传感 | 第16-17页 |
1.3.3 催化领域 | 第17-23页 |
1.4 偶氮苯光控催化 | 第23-27页 |
1.5 负载脯氨酸催化Aldol的研究 | 第27-30页 |
第二章 甲基偶氮苯单体的印迹催化剂的合成及光控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 | 第30-62页 |
2.1 前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7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2.2.2 合成甲基丙烯酰氯 | 第31页 |
2.2.3 合成 4-羟基4(4-硝基苯基)丁2酮 (HBNO) | 第31页 |
2.2.4 合成 2-(甲基丙烯酰)-反-4 羟基-脯氨酸 (ProMA) | 第31-32页 |
2.2.5 3,5-二甲基-4’-甲基丙烯酸酯基偶氮苯(DMAMA) | 第32-33页 |
2.2.6 MIP/NIP材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7 偶氮苯单体DMAMA的光响应性测试 | 第34-35页 |
2.2.8 MIP/NIP材料的光响应性测试 | 第35页 |
2.2.9 MIP/NIP材料的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35页 |
2.2.10 等温吸附曲线(Freundlich model) | 第35-36页 |
2.2.11 材料Scatchard分析实验 | 第36页 |
2.2.12 催化aldol反应 | 第36-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3页 |
2.3.1 偶氮苯单体DMAMA的光响应性测试 | 第37页 |
2.3.2 MIP/NIP材料的制备探讨 | 第37-38页 |
2.3.3 MIP/NIP的光响应性测试 | 第38-45页 |
2.3.4 等温吸附曲线(Freundlich model) | 第45-46页 |
2.3.5 材料的Scatchard分析 | 第46页 |
2.3.6 材料的动力学吸附 | 第46-47页 |
2.3.7 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7-48页 |
2.3.8 材料的红外分析 | 第48页 |
2.3.9 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48-49页 |
2.3.10 材料的孔径分析 | 第49-53页 |
2.4 催化Aldol反应 | 第53-61页 |
2.4.1 溶剂比例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53-55页 |
2.4.2 脯氨酸的负载量对催化的影响 | 第55页 |
2.4.3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2.4.4 醛酮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6页 |
2.4.5 不同比例的光控基团的光控效果 | 第56-57页 |
2.4.6 反应时间与温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2.4.7 MIP、NIP、单体催化对比 | 第58-59页 |
2.4.8 底物扩展 | 第59-60页 |
2.4.9 印迹催化材料的循环使用 | 第60-6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章 酯基偶氮苯单体的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62-80页 |
3.1 前言 | 第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8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62-63页 |
3.2.2 合成 3,5-酯基-4’-羟基偶氮苯 (DMAAzo) | 第63-64页 |
3.2.3 合成 3,5-二酯基-4’-甲基丙烯酸酯基偶氮苯 | 第64-65页 |
3.2.4 MIP/NIP材料的制备 | 第65-66页 |
3.2.5 光响应性测试实验 | 第66-67页 |
3.2.6 MIP材料的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67页 |
3.2.7 等温吸附曲线(Freundlich model) | 第67页 |
3.2.8 Aldol催化反应 | 第67-6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8-76页 |
3.3.1 偶氮苯单体的光响应性和印迹材料的光响应性 | 第68-70页 |
3.3.2 印迹材料的光响应性 | 第70-72页 |
3.3.3 材料的动力学吸附 | 第72-73页 |
3.3.4 材料的Scatchard分析 | 第73-74页 |
3.3.5 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74页 |
3.3.6 材料的红外分析 | 第74-75页 |
3.3.7 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75-76页 |
3.3.8 材料的孔径分析 | 第76页 |
3.4 催化Aldol反应 | 第76-77页 |
3.4.1 脯氨酸与偶氮苯比例对反应的影响 | 第76-77页 |
3.4.2 不同链长的偶氮苯对催化的影响 | 第7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四章 甲氧基偶氮苯单体的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80-98页 |
4.1 前言 | 第8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0-84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80-81页 |
4.2.2 合成 3,5-二甲基-4’-甲基丙烯酸酯基偶氮苯(DMDMA) | 第81-82页 |
4.2.3 MIP/NIP材料的制备 | 第82页 |
4.2.4 偶氮苯单体的光响应性测试实验 | 第82-83页 |
4.2.5 MIP/NIP材料的光响应性测试 | 第83页 |
4.2.6 MIP材料的动力学吸附实验 | 第83页 |
4.2.7 等温吸附曲线(Freundlich model) | 第83页 |
4.2.8 材料Scatchard分析实验 | 第83-84页 |
4.2.9 催化Aldol反应 | 第8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4-92页 |
4.3.1 偶氮苯的合成 | 第84页 |
4.3.2 MIP制备探讨 | 第84-85页 |
4.3.3 偶氮苯单体的光响应性 | 第85-86页 |
4.3.4 MIP/NIP的光响应性测试 | 第86-88页 |
4.3.5 等温吸附曲线 | 第88-89页 |
4.3.6 材料的Scatchard分析 | 第89页 |
4.3.7 材料的动力学吸附 | 第89-90页 |
4.3.8 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90页 |
4.3.9 材料的红外分析 | 第90-91页 |
4.3.10 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91-92页 |
4.3.11 材料的孔径分析 | 第92页 |
4.4 催化Aldol反应 | 第92-97页 |
4.4.1 溶剂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92-93页 |
4.4.2 脯氨酸与偶氮苯最佳比 | 第93页 |
4.4.3 模板分子与催化单体的最佳比 | 第93-95页 |
4.4.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95页 |
4.4.5 MIP与NIP的对比 | 第95页 |
4.4.6 底物拓展 | 第95-96页 |
4.4.7 印迹催化材料的循环使用 | 第96-9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5.1 结论 | 第98-99页 |
5.2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8页 |
附录 1: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108-124页 |
附录 2: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