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基于问题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新课改的需求第10页
        1.1.2 素质教育的体现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对象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3-15页
    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13页
    2.2 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论第13-14页
    2.3“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4-15页
第3章 文献综述第15-23页
    3.1 问题驱动式教学第15-18页
        3.1.1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念界定第15-16页
            3.1.1.1 问题教学的概念界定第15页
            3.1.1.2 问题驱动的概念界定第15-16页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3.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3.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3.2 问题意识第18-21页
        3.2.1 问题意识的概念界定第18-19页
        3.2.2 问题意识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3.2.2.1 问题意识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3.2.2.2 问题意识的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3.3 研究综述总结第21-23页
        3.3.1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需要问题驱动式教学第21-22页
        3.3.2“问题串”是课堂教学的“发动机”第22-23页
第4章 学生问题意识现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第23-32页
    4.1 高中生问题意识现状调查第23-27页
        4.1.1 调查研究对象第23页
        4.1.2 调查结果第23-27页
    4.2 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第27-29页
        4.2.1 课上学习内容多,没有时间思考第28页
        4.2.2 学生依赖性强,独立学习习惯差第28-29页
        4.2.3 学生缺乏反思,对“学习”有偏见第29页
    4.3 基于问题驱动教学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实施建议第29-32页
        4.3.1 创设情境是关键第29-30页
        4.3.2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第30-31页
        4.3.3 合理安排学生活动第31页
        4.3.4 营造和谐班级氛围第31-32页
第5章“问题式驱动”教学实践第32-48页
    5.1 案例一:《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实录第32-41页
        5.1.1 教学目标第32-33页
        5.1.2 教学设计第33-38页
        5.1.3 学案设计第38-39页
        5.1.4 《气体摩尔体积》的问题式驱动教学环节实录第39-41页
    5.2 案例二:《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实录第41-48页
        5.2.1 教学目标第41页
        5.2.2 教学设计第41-45页
        5.2.3“问题式驱动”教学环节实录第45-48页
第6章 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第48-55页
    6.1 后测统计结果与分析第48-55页
        6.1.1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6.1.1.1 课堂提问比例增大,化学学习兴趣浓厚第48-49页
            6.1.1.2 通过小组学习讨论,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第49-50页
            6.1.1.3 课上思考时间增多,积极参与探究第50-51页
            6.1.1.4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第51页
        6.1.2 学生学习成绩分析第51-53页
        6.1.3 访谈结果分析第53-55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55-57页
    7.1 研究的结论第55-56页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一 问卷调查第60-61页
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61-62页
附录三 问卷调查后测统计第62-64页
附录四 针对高中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教学评价第64-67页
附录五 实验班学生后测化学小测成绩及摸底成绩第67-68页
附录六 对照班学生后测化学小测成绩及摸底成绩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家店X502断块三维地质建模与储层综合评价
下一篇:安塞坪桥油区延长组长4+5、长6油层组储层与油藏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