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论 | 第13-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三. 前人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五. 所用史料 | 第16-17页 |
六. 文章结构 | 第17-18页 |
第—章 概况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羌臣摩道 | 第21-35页 |
一. 概况 | 第21-22页 |
二. 路线纪录 | 第22-26页 |
三. 行程分析 | 第26-32页 |
四. 总结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喀喇昆仑山口道 | 第35-48页 |
一. 概况 | 第35页 |
二. 路线记录 | 第35-37页 |
三. 行程分析 | 第37-44页 |
四. 总结 | 第44-48页 |
第四章 穆斯塔格山口道 | 第48-59页 |
一. 概况 | 第48-49页 |
二. 路线记录 | 第49-51页 |
三. 行程分析 | 第51-54页 |
四. 总结 | 第54-55页 |
五. 其他问题 | 第55-59页 |
第五章 星峡山口道 | 第59-71页 |
一. 概况 | 第59-60页 |
二. 路线记录 | 第60-61页 |
三. 行程分析 | 第61-66页 |
四. 总结 | 第66-67页 |
五. 其他问题 | 第67-71页 |
第六章. 红其拉甫山口道 | 第71-80页 |
一. 概况 | 第71-72页 |
二. 路线记录 | 第72-73页 |
三. 行程分析 | 第73-77页 |
四. 总结 | 第77-78页 |
五. 其他问题 | 第78-80页 |
第七章 明铁盖山口道 | 第80-86页 |
一. 概况 | 第80页 |
二. 路线记录 | 第80-81页 |
三. 行程分析 | 第81-84页 |
四. 总结及现状 | 第84-85页 |
五. 其他问题 | 第85-86页 |
第八章 基里克山口道 | 第86-91页 |
一. 总体概况 | 第86页 |
二. 路线记录 | 第86-87页 |
三. 行程分析 | 第87-88页 |
四. 总结 | 第88-89页 |
五. 其他问题 | 第89-91页 |
第九章 结语 | 第91-97页 |
一. 中印通道探察的原因和影响 | 第91-92页 |
二. 中印通道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 第92-93页 |
三. 南疆其他对外通道 | 第93页 |
四. 通道与水道的关系 | 第93-94页 |
五. 分水岭与国界、族群的关系 | 第94-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附表一. 大博弈时代中印边境地区探察家略表 | 第104-105页 |
附表二. 本文中突厥语地名所涉及的常见词含义一览表 | 第105页 |
附表三. 本文中藏语地名所涉及的常见词含义一览表 | 第105-106页 |
中英文译名对照表 | 第10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