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与“互联网+”的一般理论 | 第13-20页 |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内涵 | 第13-16页 |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 | 第13页 |
二、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三、电子政务建设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节“互联网+”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互联网+”理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二、“互联网+”的含义 | 第17页 |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 | 第17-20页 |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发展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 | 第20-29页 |
第一节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第20页 |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不足 | 第20-22页 |
一、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二、实践上的局限性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当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一、过分注重“技术”,忽视了“政务” | 第23页 |
二、对电子政务缺乏心理认同 | 第23页 |
三、公务人员应用电子政务能力尚待提高 | 第23-24页 |
四、电子政务与行政改革尚未找到有机结合的途径 | 第24页 |
五、电子政务发展盲目建设,违背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 第24页 |
六、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受到体制因素的阻碍 | 第24-25页 |
第四节“互联网+政务”现实挑战、思维变革及推进路径 | 第25-29页 |
一、“互联网+”理念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不足 | 第25-26页 |
二、“互联网+”对旧有电子政务思维带来的冲击 | 第26-27页 |
三、“互联网+”与电子政务结合的发展思路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实践及启示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实践 | 第29-31页 |
一、美国 | 第29-30页 |
二、加拿大 | 第30页 |
三、英国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国内“互联网+”理念下的电子政务发展实践 | 第31-34页 |
一、佛山市打造电子政务 4.0 | 第31-32页 |
二、贵阳市利用“大数据”构造“数据铁笼” | 第32-33页 |
三、宿迁市多措并举共享“云福利”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与启示 | 第34-36页 |
一、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整体性政府 | 第34页 |
二、开放政务信息,建设透明化政府 | 第34-35页 |
三、持续优化门户网站功能,提高在线服务的使用率 | 第35页 |
四、发展公民电子参与,推进协同治理 | 第35页 |
五、打造“泛在网络”,建设智慧政府 | 第35页 |
六、运用云计算技术,打造集约化政务管理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我国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的路径思考 | 第36-42页 |
第一节 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强化电子政务的地位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普及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消除“信息鸿沟” | 第37页 |
第三节 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发展标准,在整体规划内逐步发展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提升用户体验 | 第38页 |
第五节 健全电子政务法规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 第38-39页 |
第六节 提升公务人员电子政务相关素质,最大化利用信息技术 | 第39-40页 |
第七节 借力“大数据”,构建“大政务”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