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散煤堆自燃探测系统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煤自燃及其危害 | 第14-17页 |
1.1.1 煤自燃的基本概念与危害 | 第14页 |
1.1.2 全球煤自燃现状 | 第14-15页 |
1.1.3 研究煤自燃的意义 | 第15-17页 |
1.2 煤自燃理论 | 第17-20页 |
1.2.1 煤自燃的机理 | 第17-18页 |
1.2.2 煤的氧化特性 | 第18页 |
1.2.3 自然发火与自然发火期 | 第18-19页 |
1.2.4 煤自燃的条件 | 第19页 |
1.2.5 煤自燃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1 煤自燃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3.2 煤自燃预测预报与探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3 煤自燃时温度与气体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3-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系统测量原理及总体设计 | 第25-33页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第25页 |
2.2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25-26页 |
2.3 传感器选择 | 第26-31页 |
2.3.1 热电阻 | 第26-28页 |
2.3.2 气体传感器及其选择 | 第28-31页 |
2.4 系统总体结构及成本核算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 第33-51页 |
3.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33-45页 |
3.1.1 MCU核心电路 | 第33-34页 |
3.1.2 电源电路 | 第34-37页 |
3.1.3 显示电路 | 第37页 |
3.1.4 按键输入电路 | 第37-38页 |
3.1.5 存储电路 | 第38-39页 |
3.1.6 无线传输电路 | 第39-41页 |
3.1.7 超限报警电路 | 第41页 |
3.1.8 复位电路 | 第41-42页 |
3.1.9 数据通道选择电路 | 第42页 |
3.1.10 温度测量电路 | 第42-44页 |
3.1.11 气体测量电路 | 第44-45页 |
3.1.12 模数转换电路 | 第45页 |
3.2 上位机测试系统设计 | 第45-50页 |
3.2.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第45-46页 |
3.2.2 程序逻辑框架分析 | 第46-48页 |
3.2.3 系统客户端功能实现 | 第48-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煤自燃的数学模型和温度场仿真 | 第51-63页 |
4.1 渗流理论简述 | 第52-53页 |
4.1.1 渗流 | 第52页 |
4.1.2 达西定律 | 第52页 |
4.1.3 多孔介质 | 第52-53页 |
4.2 控制方程介绍 | 第53-57页 |
4.3 数值模拟 | 第57-62页 |
4.3.1 物理模型 | 第57-58页 |
4.3.2 基本参数设置 | 第58页 |
4.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8-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系统测试及分析 | 第63-71页 |
5.1 实验原理 | 第63-64页 |
5.1.1 实验介绍 | 第63-64页 |
5.1.2 实验准备 | 第64页 |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6.1 总结 | 第71页 |
6.2 存在的不足及后期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