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大跨度非对称梁拱组合桥施工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概述第10-12页
        1.1.1 梁拱组合桥-钢管混凝土拱桥现状及发展第10-11页
        1.1.2 大跨度非对称梁拱组合桥施工控制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梁拱组合桥施工控制现状第12-15页
        1.2.1 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的发展第12页
        1.2.2 施工控制理论研究现状综述第12-15页
    1.3 工程背景第15-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2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结果第18-30页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8-20页
        2.1.1 结构离散第18-19页
        2.1.2 边界条件第19-20页
    2.2 计算方法第20-23页
        2.2.1 正装计算过程第20-22页
        2.2.2 倒装计算过程第22-23页
    2.3 计算结果第23-29页
        2.3.1 梁体及拱肋位移第23-27页
        2.3.2 结构应力计算结果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基于改进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主梁线形控制第30-45页
    3.1 误差分析及状态预测第30页
    3.2 灰色GM(1,1)预测模型第30-32页
    3.3 改进的灰色系统控制程序第32-35页
        3.3.1 原始序列的改进第32页
        3.3.2 背景值及初始值的改进第32-34页
        3.3.3 改进的灰色控制系统程序第34-35页
    3.4 主梁悬臂浇筑阶段线形控制第35-43页
        3.4.1 控制流程第35-36页
        3.4.2 线形测点布置第36页
        3.4.3 主梁线形控制过程第36-40页
        3.4.4 主梁线形控制结果第40-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主梁应力控制与研究第45-56页
    4.1 应力测试影响因素第45-47页
        4.1.1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误差第45页
        4.1.2 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第45-46页
        4.1.3 其他影响因素第46-47页
    4.2 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第47-51页
        4.2.1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监测应力误差分析第47-50页
        4.2.2 其他影响因素引起的误差分析第50-51页
    4.3 应力监测控制过程第51-52页
        4.3.1 测试断面布置第51页
        4.3.2 测试流程第51-52页
    4.4 主梁应力监测结果分析第52-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基于弹性边界条件下的吊杆张力测定第56-70页
    5.1 吊杆力测定方法第56-57页
    5.2 频率法测吊杆张力误差分析第57-58页
    5.3 频率法测定吊杆力常用计算方法及过程第58-60页
        5.3.1 频率法测定吊杆力常用计算方法第58-59页
        5.3.2 频率法测试过程第59-60页
    5.4 基于弹性边界条件的频率法测定吊杆张力第60-64页
        5.4.1 吊杆振动频率方程第60-62页
        5.4.2 多频率法求解吊杆振动方程第62-64页
    5.5 数值算例分析第64-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A 改进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MATLAB程序第76-78页
附录B 应力处理MATLAB程序第78-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飞虱对二化螟为害稻株的反应及机制
下一篇:水稻转录因子APIP5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和免疫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