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绪论 | 第9-23页 |
1.1 黄土及其湿陷性 | 第9-12页 |
1.2 深厚黄土在甘肃的分布 | 第12-13页 |
1.3 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在甘肃地区的现状及意义 | 第13-18页 |
1.3.1 工程处理的常见处理措施 | 第13-17页 |
1.3.2 常规地基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 技术发展及研究 | 第18-23页 |
1.4.1 地基处理深度的技术发展及研究 | 第18-20页 |
1.4.2 地基平面处理范围方案 | 第20-23页 |
2、场地模型建立及变形模拟 | 第23-39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3页 |
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3-32页 |
2.2.1 数值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24-27页 |
2.2.2 本构模型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27-31页 |
2.2.3 边界条件的选取 | 第31-32页 |
2.3 土体湿陷模拟 | 第32-37页 |
2.3.1 湿陷模拟方案 | 第32页 |
2.3.2 对于人工地基抵御湿陷能力的判断准 | 第32-33页 |
2.3.3 湿陷分析 | 第33-37页 |
2.4 小结 | 第37-39页 |
3、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9-54页 |
3.1 湿陷面积对沉降的影响 | 第39-42页 |
3.1.1 地基表面沉降分布 | 第39-40页 |
3.1.2 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 | 第40-42页 |
3.2 地基处理的深度与其抵抗湿陷变形能力的关系 | 第42-48页 |
3.2.1 地基表面沉降分布状况 | 第42-43页 |
3.2.2 地基土体应力状态分析 | 第43-45页 |
3.2.3 地基最大湿陷面积比 | 第45-48页 |
3.3 地基抵御湿陷变形的能力与刚度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48-50页 |
3.3.1 地基表面沉降分布情况 | 第49-50页 |
3.3.2 地基最大湿陷面积比 | 第50页 |
3.4 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深度的分析 | 第50-52页 |
3.4.1 地基允许最大湿陷面积比 | 第50-51页 |
3.4.2 地基处理深度的确定 | 第51-52页 |
3.5 小结 | 第52-54页 |
4、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平面处理范围分析 | 第54-62页 |
4.1 平面处理范围的分析思路 | 第54-55页 |
4.2 平面处理范围分析 | 第55-61页 |
4.2.1 局部地基处理方案及其安全性讨论 | 第57-60页 |
4.2.2 进行局部地基处理方案的经济性评价 | 第60-61页 |
4.3 小结 | 第61-62页 |
5、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