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HVDC网络简介 | 第10-14页 |
1.2.1 HVDC网络的概念 | 第10-12页 |
1.2.2 HVDC网络的特点 | 第12-13页 |
1.2.3 HVDC网络面临的问题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HVDC网络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第16-27页 |
2.1 PSCAD/EMTDC仿真软件介绍 | 第16页 |
2.2 HVDC网络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 第16-17页 |
2.3 换流站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 第17-19页 |
2.3.1 换流器模型 | 第17页 |
2.3.2 换流变压器模型及参数 | 第17-19页 |
2.4 输电线路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19-27页 |
2.4.1 输电线路模型的分类 | 第19-23页 |
2.4.2 电缆线路模型及参数 | 第23-25页 |
2.4.3 架空线路模型及参数 | 第25-26页 |
2.4.4 电缆与架空线路特性对比 | 第26-27页 |
第3章 HVDC网络线路故障的暂态分析 | 第27-37页 |
3.1 HVDC网络主要故障类型 | 第27-28页 |
3.1.1 交流系统故障 | 第27页 |
3.1.2 换流站内部故障 | 第27-28页 |
3.1.3 直流线路故障 | 第28页 |
3.2 故障参数设置 | 第28-30页 |
3.3 接地电阻的影响 | 第30-32页 |
3.4 直流侧电容的影响 | 第32-34页 |
3.5 相邻交流系统及馈线长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HVDC网络中不同接地方式对故障电压和电流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37-45页 |
4.1 HVDC网络的结构拓扑 | 第37-38页 |
4.1.1 单极直流输电 | 第37-38页 |
4.1.2 双极直流输电 | 第38页 |
4.2 HVDC网络的接地方式 | 第38-41页 |
4.2.1 不对称单极系统接地方式 | 第39页 |
4.2.2 对称单极系统接地方式 | 第39-40页 |
4.2.3 双极系统接地方式 | 第40-41页 |
4.3 HVDC网络不同接地方式下暂态电压与电流仿真 | 第41-44页 |
4.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4.3.2 直接接地方式故障暂态过程仿真分析 | 第41-42页 |
4.3.3 高阻抗接地方式故障暂态过程仿真分析 | 第42-43页 |
4.3.4 母线侧经高电阻接地方式故障暂态过程仿真分析 | 第43页 |
4.3.5 不同接地方式下故障电压仿真分析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HVDC网络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45-51页 |
5.1 高压直流断路器模型设计方案 | 第45-48页 |
5.1.1 高压直流断路器模型设计要求 | 第45页 |
5.1.2 高压直流断路器模型设计方案对比 | 第45-48页 |
5.2 单极接地故障时新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