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以潮流能为主的多能互补直流微电网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0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2 潮流发电研究背景第14-23页
        1.2.1 潮流能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2 潮流能发电主要技术第19-23页
    1.3 直流微电网发展现状第23-26页
        1.3.1 微网的定义及发展现状第23-25页
        1.3.2 微网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5-26页
        1.3.3 直流微网特点第26页
    1.4 直流微电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第26-28页
        1.4.1 直流微电网控制策略第26-27页
        1.4.2 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第27-28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直驱永磁同步潮流发电系统分析与控制第30-56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潮流发电系统模型第30-34页
        2.2.1 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第30-32页
        2.2.2 水轮机模型第32-33页
        2.2.3 潮流发电装置系统非线性模型及其线性化第33-34页
    2.3 低速潮流发电系统控制器设计第34-38页
    2.4 最大功率获取控制第38-54页
        2.4.1 最佳叶尖速比法第38-39页
        2.4.2 扰动观察法第39-41页
        2.4.3 极值搜索控制法第41-45页
        2.4.4 基于潮流流速湍流的最大功率获取算法第45-48页
        2.4.5 基于功率-转速曲线连续斜率函数自寻优最大功率获取算法第48-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3章 直流微电网中的光伏发电及储能装置分析与控制第56-98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及其模拟第56-59页
    3.3 三重交错并联直流升压变换器控制第59-66页
        3.3.1 三重Boost升压变换器均流控制必要性分析第60-64页
        3.3.2 载波移相技术下三重Boost电流纹波分析第64-66页
    3.4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第66-81页
        3.4.1 恒定电压法第66-67页
        3.4.2 扰动观测法第67-68页
        3.4.3 电导增量法第68-72页
        3.4.4 改进的动态等效阻抗匹配法第72-77页
        3.4.5 基于功率-电压曲线连续斜率函数自寻优最大功率获取算法第77-81页
    3.5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及稳定性分析第81-86页
    3.6 基于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的复合储能系统控制第86-97页
        3.6.1 蓄电池特性及其控制第87-91页
        3.6.2 超级电容特性及其控制第91-93页
        3.6.3 仿真分析第93-97页
    3.7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4章 三相逆变器负载不平衡对直流微网影响及控制第98-116页
    4.1 引言第98页
    4.2 负载不平衡时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第98-111页
        4.2.1 三相PWM逆变器数学模型第99-103页
        4.2.2 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算法设计第103-107页
        4.2.3 系统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第107-111页
    4.3 负载不平衡对直流微网影响及抑制策略第111-115页
    4.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5章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第116-144页
    5.1 引言第116-117页
    5.2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研究第117-122页
        5.2.1 常见电力变换负载特性第117-118页
        5.2.2 恒功率负载对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影响第118-120页
        5.2.3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判据第120-122页
    5.3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改进控制策略第122-136页
        5.3.1 直流微电网并网整流器基本双环控制第122-123页
        5.3.2 恒功率负载下直流微电网并网整流器小信号分析第123-126页
        5.3.3 线路电感对直流微电网影响第126-130页
        5.3.4 无源阻尼策略对直流微电网影响第130-132页
        5.3.5 基于改进的电容并联电阻的有源阻尼法第132-136页
    5.4 仿真及实验验证第136-142页
    5.5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结论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