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不同黄土地区板式无砟轨道垂向动力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板式无砟轨道及其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第11-13页
        1.2.2 板式无砟轨道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轮轨动力学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1.4 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振动的传播和对环境的影响第17-25页
    2.1 振动波的特征及在土体中的传递第17-18页
    2.2 铁路轨道振动的产生与传播第18-19页
    2.3 振动的评价与控制标准第19-24页
        2.3.1 环境振动对人体的影响第19-21页
        2.3.2 环境振动的评价与控制标准第21-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求解第25-49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车辆—板式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系统模型第25-32页
        3.2.1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6-28页
        3.2.2 板式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8-31页
        3.2.3 轮轨接触模型第31-32页
    3.3 轨道激励模型第32-37页
        3.3.1 轨道随机不平顺分类第32-33页
        3.3.2 各种典型轨道谱第33-37页
    3.4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组集第37-42页
        3.4.1 质量矩阵第37-38页
        3.4.2 阻尼矩阵第38-39页
        3.4.3 刚度矩阵第39-41页
        3.4.4 荷载第41-42页
    3.5 车辆—轨道结构基本参数的选取第42-43页
        3.5.1 车辆参数的确定第42页
        3.5.2 轨道参数的确定第42-43页
    3.6 数值积分方法第43-48页
        3.6.1 Newmark-β法第43页
        3.6.2 新型显式积分法第43-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板式轨道—路基—黄土地基有限元模型第49-61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有限元法第50-51页
        4.2.1 有限元法概述第50页
        4.2.2 有限元法的主要步骤第50-51页
    4.3 模型概况第51-59页
        4.3.1 模型单元的选择第51-57页
        4.3.2 模型边界的处理第57-58页
        4.3.3 模型阻尼的选择第58页
        4.3.4 荷载工况第58-59页
    4.4 轮轨力输入方式第59-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板式轨道—路基—黄土地基的振动特性分析第61-79页
    5.1 黄土的分布及动力特性第61-64页
        5.1.1 黄土的分布第61页
        5.1.2 黄土的动力特性第61-64页
    5.2 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第64-65页
    5.3 不同列车速度情况下模型的振动衰减的规律第65-72页
        5.3.1 随深度变化所展示出的衰减规律第66-69页
        5.3.2 在地基表层上随横向距离变化所展示出的衰减规律第69-72页
    5.4 不同黄土含水率情况下模型的振动衰减的规律第72-78页
        5.4.1 随深度变化所展示出的衰减规律第72-75页
        5.4.2 在地基表层上随横向距离变化所展示出的衰减规律第75-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6.1 本文所得出的结论第79-80页
    6.2 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邻近地铁隧道深基抗围护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下一篇:富水半成岩砂岩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