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3-14页 |
1.3.2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2 土压力计算原理及基坑桩锚围护体系计算原理 | 第15-26页 |
2.1 常用土压力计算原理 | 第15-19页 |
2.1.1 静止土压力原理 | 第15-16页 |
2.1.2 朗肯土压力原理 | 第16-18页 |
2.1.3 库伦土压力原理 | 第18-19页 |
2.2 计算土压力中的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 | 第19-20页 |
2.2.1 水土分算 | 第19-20页 |
2.2.2 水土合算 | 第20页 |
2.3 基坑桩锚围护体系计算原理 | 第20-26页 |
2.3.1 弹性地基梁m法计算原理 | 第21-22页 |
2.3.2 嵌固深度的计算 | 第22-23页 |
2.3.3 预应力锚索的作用原理与设计计算 | 第23-26页 |
3 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监测内容与结果分析 | 第26-39页 |
3.1 深基坑工程监测概述 | 第26页 |
3.2 施工监测目的 | 第26-27页 |
3.3 监测点布置原则与监测内容 | 第27-30页 |
3.3.1 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监测 | 第27-28页 |
3.3.2 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竖向位移监测 | 第28-29页 |
3.3.3 邻近地铁隧道管片变形监测 | 第29-30页 |
3.4 施工监测报警值及频率 | 第30-31页 |
3.4.1 控制标准与报警值 | 第30-31页 |
3.4.2 监测频率及施工工况 | 第31页 |
3.5 监测结果分析 | 第31-39页 |
3.5.1 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5.2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3.5.3 邻近地铁隧道管片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4 围护结构设计优化及造价分析 | 第39-62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9页 |
4.1.1 深基坑工程场地及周边环境概况 | 第39页 |
4.1.2 工程气象、水文及地质概况 | 第39页 |
4.1.3 工程不利地质条件 | 第39页 |
4.2 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方案 | 第39-43页 |
4.2.1 深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比较选择 | 第39-41页 |
4.2.2 深基坑围护结构方案及设计参数 | 第41-43页 |
4.3 深基坑围护结构优化方案与结果分析 | 第43-60页 |
4.3.1 北京理正软件 7.0 简介 | 第43-44页 |
4.3.2 围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原则及荷载 | 第44页 |
4.3.3 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参数选取 | 第44-45页 |
4.3.4 标准段理正软件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5-58页 |
4.3.5 盾构段理正软件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4.4 深基坑围护结构优化方案的造价分析 | 第60-62页 |
5 设计优化后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开挖有限元模拟 | 第62-73页 |
5.1 迈达斯GTS NX有限元分析理论及软件简介 | 第62页 |
5.2 优化设计后深基坑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2-67页 |
5.2.1 本构模型与计算参数选取 | 第62-64页 |
5.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5.2.3 深基坑开挖过程工况模拟 | 第66-67页 |
5.3 迈达斯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及与理正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73页 |
5.3.1 桩身水平位移迈达斯模拟与理正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8-71页 |
5.3.2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迈达斯模拟与理正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71-73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3-76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A 邻近地铁盾构隧道 3-3 断面监测数据表 | 第81-83页 |
附录B 盾构段围护桩理正计算过程 | 第8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