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冻土路基融沉可靠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温度场研究 | 第11页 |
1.2.2 温度场和水分场耦合研究 | 第11-12页 |
1.2.3 水-热-力三场耦合研究 | 第12-13页 |
1.2.4 可靠度研究 | 第13-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青藏高原冻土路基概况 | 第16-23页 |
2.1 冻土的定义及分类 | 第16-17页 |
2.1.1 冻土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冻土的分类 | 第17页 |
2.2 冻土分布 | 第17-20页 |
2.2.1 青藏高原冻土分布 | 第17-18页 |
2.2.2 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分布 | 第18-20页 |
2.3 青藏高原冻土灾害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多年冻土路基水-热-力三场耦合分析 | 第23-31页 |
3.1 冻土路基水-热-力三场耦合模式 | 第23-24页 |
3.2 数学模型基本假设 | 第24页 |
3.3 冻土路基瞬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 第24-27页 |
3.3.1 冰水相变 | 第24-26页 |
3.3.2 伴有相变的路基瞬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3.4 冻土路基水分场控制方程 | 第27-28页 |
3.5 冻土路基应力场控制方程 | 第28-29页 |
3.5.1 弹性材料应力-应变方程 | 第28页 |
3.5.2 温度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 第28-29页 |
3.6 冻土路基水-热-力三场耦合控制方程 | 第29-3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31-51页 |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1-34页 |
4.1.1 工程概况 | 第31-32页 |
4.1.2 模型建立 | 第32-34页 |
4.2 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4.2.1 温度场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4.2.2 水分场边界条件 | 第35页 |
4.2.3 应力场边界条件 | 第35页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5-49页 |
4.3.1 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4.3.2 应力场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4.3.3 变形场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冻土路基融沉可靠性研究 | 第51-62页 |
5.1 可靠度理论 | 第51-57页 |
5.1.1 可靠度原理 | 第51页 |
5.1.2 极限状态方程 | 第51-52页 |
5.1.3 可靠度指标和破坏概率 | 第52-53页 |
5.1.4 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53-57页 |
5.2 可靠度计算的响应面法 | 第57-58页 |
5.2.1 响应面法简介 | 第57-58页 |
5.2.2 响应面法迭代求解方案 | 第58页 |
5.3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融沉可靠度计算 | 第58-61页 |
5.3.1 极限状态方程求解 | 第59-60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