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20页 |
1.2.1 航空领域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 | 第14-15页 |
1.2.2 港口码头领域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 | 第15-16页 |
1.2.3 铁路领域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 | 第16-19页 |
1.2.4 既有研究的可鉴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9-20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2 客运站组织作业分析 | 第24-45页 |
2.1 旅客到达规律研究分析 | 第24-37页 |
2.1.1 到站客流分布 | 第24-26页 |
2.1.2 铁路大型客运站旅客到达时间分析 | 第26-37页 |
2.2 旅客静态空间需求分析 | 第37-41页 |
2.3 旅客检票规律研究分析 | 第41-44页 |
2.3.1 检票方式 | 第41-42页 |
2.3.2 检票规律 | 第42-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铁路客运站候车大厅流线优化研究 | 第45-54页 |
3.1 铁路客运站旅客流线概述 | 第45-46页 |
3.1.1 流线构成 | 第45页 |
3.1.2 流线特点 | 第45-46页 |
3.2 旅客流线分析 | 第46-48页 |
3.2.1 旅客流线流程分析 | 第46-47页 |
3.2.2 流线组织原则 | 第47-48页 |
3.3 旅客流线优化问题建模机理分析 | 第48-49页 |
3.3.1 既有研究优化目标分析 | 第48页 |
3.3.2 优化目标选择对问题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3.4 优化模型建立 | 第49-53页 |
3.4.1 问题描述 | 第49页 |
3.4.2 流线长度分析 | 第49-51页 |
3.4.3 一昼夜所需候车区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3.4.4 模型变量定义 | 第52-53页 |
3.4.5 模型目标函数构造 | 第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铁路客运站候车大厅运用优化 | 第54-62页 |
4.1 候车室运用计划 | 第54-55页 |
4.1.1 列车运行图和候车室运用计划 | 第54页 |
4.1.2 旅客候车作业特征 | 第54-55页 |
4.1.3 候车室运用原则 | 第55页 |
4.2 铁路大型客运站候车大厅运用优化模型 | 第55-61页 |
4.2.1 铁路大型客运站候车大厅运用优化问题描述 | 第55页 |
4.2.2 既有研究目标函数分析 | 第55-57页 |
4.2.3 模型变量及符号定义 | 第57页 |
4.2.4 动态规划及模型建立 | 第57-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旅客流线与候车室运用的协同优化研究 | 第62-71页 |
5.1 优化目标函数分析 | 第62-64页 |
5.2 基于前景理论的候车大厅运用优化研究 | 第64-70页 |
5.2.1 前景理论概述 | 第64-65页 |
5.2.2 编辑阶段 | 第65-70页 |
5.2.3 评价阶段 | 第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优化算法设计 | 第71-81页 |
6.1 基于时间片的候车区划分求解算法 | 第71-73页 |
6.2 时间块划分算法设计 | 第73-75页 |
6.3 模拟退火算法 | 第75-80页 |
6.3.1 基于模拟退火的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75-76页 |
6.3.2 改进的模拟退火的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76-77页 |
6.3.3 改进算法的实现步骤和流程图 | 第77-8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7 实例分析 | 第81-132页 |
7.1 兰州车站概述 | 第81-82页 |
7.2 兰州车站基本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82-96页 |
7.2.1 兰州车站旅客列车到发时刻的统计分析 | 第82-88页 |
7.2.2 兰州车站每列到发旅客列车的乘车人数分析 | 第88-94页 |
7.2.3 兰州车站旅客列车的客流结构分析 | 第94-95页 |
7.2.4 兰州车站旅客候车时间分析 | 第95页 |
7.2.5 实例计算所用数据 | 第95-96页 |
7.3 实例分析结果 | 第96-131页 |
7.3.1 候车区划分结果 | 第96-97页 |
7.3.2 时间块划分结果 | 第97-98页 |
7.3.3 旅客流线及候车分区分配结果 | 第98-120页 |
7.3.4 参数扰动 | 第120-131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8.1 论文总结 | 第132页 |
8.2 论文展望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附录A 兰州站旅客候车时间统计表 | 第139-141页 |
附录B 兰州站列车时刻表 | 第141-144页 |
附录C 旅客人数换算系数表 | 第144-145页 |
附录D 兰州站乘客流线实际长度表 | 第145-146页 |
附录E 兰州站乘客流线换算长度表 | 第146-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