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引言第10-23页
    (一) 课题来源第10-11页
        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2.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1.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三)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概念界定与内涵第14-15页
        1. 职业教育的定义第14页
        2. 校企合作育人(合作教育)的概念第14-15页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第15页
    (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渊源第15-18页
        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第15页
        2. 组织合作理论第15-17页
        3. 交易成本理论第17页
        4. 建构主义理论第17-18页
    (五)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3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3页
二、研究方法与调查设计第23-28页
    (一)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 文献研究法第23页
        2. 调查法第23页
        3. 案例分析法第23-24页
    (二) 调查设计第24-28页
        1. 调查目的第24页
        2. 调查对象第24-25页
        3. 调查工具第25-26页
        4. 调查形式与实施第26-27页
        5. 创新之处第27-28页
三、现阶段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第28-32页
    (一)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第28-30页
        1.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第28页
        2. 德国“双元制”( Dual System)模式第28页
        3.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第28-29页
        4. 日本“产学研”模式("官产学”模式)第29页
        5. 澳大利亚“TAFE”模式第29页
        6. 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培养模式第29-30页
    (二) 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第30-32页
        1. “工学交替”实习实训模式第30页
        2. “校中厂、厂中校”的教学工厂模式第30页
        3. “订单培养模式”第30-31页
        4. “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模式第31-32页
四、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第32-46页
    (一) 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育人活动的现状第32-36页
    (二) 我国高校参与校企合作育人活动的现状第36-38页
    (三)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8-46页
        1.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第39-40页
        2.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活动存在的问题总结第40-46页
五、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困境的原因分析第46-52页
    (一)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调查第46-48页
        1. 首先,在被调查的企业看来第46页
        2. 其次,在高职院校教师们看来第46-47页
        3. 再次,在高职院校学生们看来第47-48页
    (二)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的原因总结第48-52页
        1.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定位不准第48页
        2. 企业参与合作办学成本偏高第48-49页
        3. 国家对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第49页
        4. 缺乏校企交流互动的合作平台,企业与高校存在沟通障碍第49-50页
        5. 校企合作地位不平等,成本分担不均,影响企业积极性第50页
        6. 教师队伍职业技能较弱,创新型双师型教师急缺第50-52页
六、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建议与对策第52-59页
    (一) 高职院校方面第53-55页
        1. 办出课程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第53页
        2.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构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直系上升通道第53-54页
        3. 合理选择协同育人企业,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第54-55页
    (二) 企业方面第55-57页
        1. 与学校科研成果共享,着眼长远收益,以求互利共赢第55页
        2. 依托专业办企业,突出企业专业品牌战略第55-56页
        3. 制定精细精准的合作分工,最大限度降低合作交易成本第56页
        4. 全程参与合作教学成果的监督评价与验收第56-57页
    (三) 政府方面第57页
        1. 构建系统严密的职业教育体系第57页
        2. 通过政策驱动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第57页
    (四) 行业组织方面第57-59页
七、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秀案例分析第59-63页
    (一)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在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实践研究--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第59-60页
        1.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概况第59页
        2.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成功经验第59-60页
    (二)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在一线企业的实践研究--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第60-63页
        1. 北汽新能源汽车教学体验中心一校企合作项目介绍第60-61页
        2. 北汽新能源汽车教学体验中心一校企合作项目基本内容第61-63页
八、结语第63-65页
    (一) 研究总结第63页
    (二) 展望第63-65页
注释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80页
后记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绍兴公安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宁津县政府推动产业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