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12-20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页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18-20页 |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历史变迁和主要特征 | 第20-26页 |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二)职业道德的历史变迁 | 第22-23页 |
(三)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 第23-26页 |
三、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6-35页 |
(一)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26-30页 |
(二)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意义 | 第30-32页 |
(三)我国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2-35页 |
四、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现状与存在问题调查分析 | 第35-42页 |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选取与调研计划 | 第35-36页 |
(二)调研数据反馈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现状 | 第36-38页 |
(三)基于实证调研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存在问题分析 | 第38-42页 |
五、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新特征的教育根源探究 | 第42-49页 |
(一)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因素 | 第42-44页 |
(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因素 | 第44-46页 |
(三)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偏好因素 | 第46-47页 |
(四)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因素 | 第47-49页 |
六、针对性改进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策略 | 第49-59页 |
(一)完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 第49-53页 |
(二)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第53-55页 |
(三)引导高职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品格的自我教育 | 第55-57页 |
(四)拓展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空间和资源 | 第57-59页 |
七、结语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一: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调研问卷 | 第64-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