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第一章 抗战语境中的大学想象 | 第10-25页 | 
| 一、批判讽刺的大学书写 | 第10-17页 | 
| (一)揭示大学的腐败与黑暗 | 第11-14页 | 
| (二)表现知识分子的生存困窘 | 第14-16页 | 
| (三)讽刺大学教师品行低劣 | 第16-17页 | 
| 二、温情诗意的大学书写 | 第17-25页 | 
| (一)战时的校园生活 | 第18-19页 | 
| (二)自由的校风 | 第19-21页 | 
| (三)战火中的青春之歌 | 第21-22页 | 
| (四)理想人格的养成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大学叙事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第25-35页 | 
| 一、民族危难中的投身革命者 | 第26-28页 | 
| 二、战火硝烟中的坚守者 | 第28-30页 | 
| 三、社会动乱中的追名逐利者 | 第30-32页 | 
| 四、时代夹缝中的歧路彷徨者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三四十年代的大学叙事艺术 | 第35-46页 | 
| 一、内向化视角 | 第35-37页 | 
| 二、散文化结构 | 第37-40页 | 
| 三、讽刺性艺术 | 第40-42页 | 
| 四、知识性蕴含 | 第42-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