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7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4-16页
    四、研究方法第16页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6-17页
第一章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概述第17-27页
    1.1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7-22页
        1.1.1 敬业精神第17-18页
        1.1.2 大学生敬业精神第18-19页
        1.1.3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第19-22页
    1.2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意义第22-27页
        1.2.1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2-23页
        1.2.2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第23-24页
        1.2.3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第24-27页
第二章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41页
    2.1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初见成效第27-30页
        2.1.1 高校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更加重视第27-28页
        2.1.2 教师对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自觉性逐渐提高第28-29页
        2.1.3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学术氛围逐渐形成第29-30页
    2.2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第30-35页
        2.2.1 教师教学对敬业的引导不够第31-32页
        2.2.2 教育内容呈现的敬业实效性不强第32-33页
        2.2.3 教师对敬业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第33-34页
        2.2.4 大学生对敬业精神培养重视不够第34-35页
    2.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41页
        2.3.1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未得到充分重视第35-37页
        2.3.2 教师对敬业精神教育研究不够第37页
        2.3.3 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有待改善第37-38页
        2.3.4 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心理第38-41页
第三章 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的路径研究第41-57页
    3.1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丰富敬业教育内容第41-46页
        3.1.1 丰富敬业教育内容第41-43页
        3.1.2 强化敬业教育的实践学习第43-44页
        3.1.3 创新敬业教学方法第44-45页
        3.1.4 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第45-46页
    3.2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创设敬业教育良好氛围第46-50页
        3.2.1 高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敬业精神第46-47页
        3.2.2 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敬业的理念第47-49页
        3.2.3 校园网络要成为敬业教育的新平台第49-50页
    3.3 以倡导公民敬业观念为抓手,营造敬业教育良好环境第50-53页
        3.3.1 倡导全体公民的敬业精神第50-51页
        3.3.2 借鉴企业的敬业精神教育第51-52页
        3.3.3 发挥榜样的敬业示范作用第52-53页
    3.4 以强化大学生认知为关键,发挥敬业教育的主体积极性第53-57页
        3.4.1 端正敬业态度第53-54页
        3.4.2 提高敬业能力第54-55页
        3.4.3 提升敬业品质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3-65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NFR2激活Stat3和NF-kB信号通路促进OPA1依赖性的线粒体融合
下一篇: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