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的方法论论文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20页
    一、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比较缘起第11-14页
    二、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研究综述第14-18页
    三、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研究方法与意义第18-20页
第一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的比较基石第20-30页
    第一节 何谓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第20-24页
    第二节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结构的可比性分析第24-30页
第二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范畴结构第30-60页
    第一节 范畴结构的历史演变与表现方式第30-41页
    第二节 范畴结构的诗学形态与内涵第41-54页
    第三节 范畴结构组合的基本特征第54-60页
第三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思维结构第60-74页
    第一节 思维结构的本质内容及基本特点第60-65页
    第二节 思维结构的系统要素及模式类型第65-70页
    第三节 思维结构的具体方法及程序路径第70-74页
第四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体系结构第74-88页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感性的"世界之肉"与诗性的"物色相召"第74-79页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过程结构:身体的在世界中与心物联动第79-83页
    第三节 审美理想的终极旨归:深度存在与生命存在第83-88页
第五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话语结构第88-101页
    第一节 主客统一的互补:"心物应答"与"可逆性"第89-92页
    第二节 审美主义的互鉴:"审美意象"与"肉身化"第92-96页
    第三节 主体间性的互证:"神与物游"与"含混性"第96-101页
结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08-109页
后记第109-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层波段多普勒雷达表层流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下一篇:用于Be~+激光冷却的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