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的测定与算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GNSS天线相位中心发展史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测定的方法 | 第20-42页 |
2.1 与GNSS有关的各种误差分析 | 第20-22页 |
2.2 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 | 第22-24页 |
2.3 地心坐标系与站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24-25页 |
2.4 相对定位差分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2.5 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测定方法 | 第27-34页 |
2.5.1 旋转观测法 | 第27页 |
2.5.2 操作步骤 | 第27-28页 |
2.5.3 数据处理 | 第28-34页 |
2.6 交换天线法测定相位中心垂直偏差 | 第34-40页 |
2.6.1 交换天线法野外测定实验 | 第35页 |
2.6.2 实验的具体步骤 | 第35页 |
2.6.3 实测数据处理 | 第35-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测定的方法 | 第42-58页 |
3.1 相对天线的现场测定法 | 第42-45页 |
3.1.1 单差法观测解算PCV | 第42-43页 |
3.1.2 三差法解算PCV | 第43-45页 |
3.2 接收机到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 | 第45页 |
3.3 分段线性函数 | 第45-46页 |
3.4 建模实验 | 第46-48页 |
3.4.1 建模实验方案 | 第46-47页 |
3.4.2 建模实验设备准备 | 第47页 |
3.4.3 实验的具体步骤 | 第47-48页 |
3.5 PCV测定的结果 | 第48-50页 |
3.6 精度评定 | 第50-51页 |
3.7 北斗卫星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的测定 | 第51-54页 |
3.8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改正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4.1 总结 | 第58页 |
4.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