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本文可能的贡献之处及不足 | 第20-21页 |
1.5.1 可能的贡献 | 第20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和理论 | 第21-28页 |
2.1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作用机制 | 第21-24页 |
2.1.1 金融通过金融市场对资金的流量产生影响 | 第22-23页 |
2.1.2 金融通过资金形成机制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形成 | 第23页 |
2.1.3 金融通过资金导向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 第23-24页 |
2.2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作用机制 | 第24页 |
2.2.1 金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 第24页 |
2.2.2 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第24页 |
2.3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2.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第25-26页 |
2.3.2 金融结构理论 | 第26页 |
2.3.3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3页 |
3.1 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 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4章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比较 | 第33-39页 |
4.1 英国、美国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 | 第33-34页 |
4.1.1 鼓励金融创新 | 第33-34页 |
4.1.2 弥补市场失灵 | 第34页 |
4.1.3 利用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第34页 |
4.2 日本、韩国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 | 第34-36页 |
4.2.1 实施优惠的产业政策支持重点产业的发展 | 第35页 |
4.2.2 建立较大规模的政策金融体系 | 第35页 |
4.2.3 建立政府主导的银企联系,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 第35-36页 |
4.3 各国的差异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9页 |
4.3.1 各国的差异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4.3.2 给我国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启示 | 第37-39页 |
第5章 我国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5页 |
5.1 金融支持的范围选择不合理 | 第39-40页 |
5.1.1 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39页 |
5.1.2 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不足 | 第39页 |
5.1.3 对环境污染产业的控制不够 | 第39-40页 |
5.2 金融结构不合理、层次低 | 第40-45页 |
5.2.1 产业结构调整中信贷结构不合理 | 第40-41页 |
5.2.2 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本市场不发达 | 第41-42页 |
5.2.3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比例不协调 | 第42-43页 |
5.2.4 风险投资体制不完善 | 第43-45页 |
第6章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策略 | 第45-50页 |
6.1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 第45页 |
6.2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第45-50页 |
6.2.1 发展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 第45-46页 |
6.2.2 调整信贷方向,使金融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协调发展 | 第46-47页 |
6.2.3 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直接融资方式 | 第47页 |
6.2.4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 | 第47页 |
6.2.5 健全金融体系,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 | 第47-48页 |
6.2.6 优化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 | 第48页 |
6.2.7 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作用,配合地方产业政策的实施 | 第48页 |
6.2.8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