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1 中国猪种种质资源 | 第12-17页 |
1.1.1 中国猪业与世界养猪业 | 第12页 |
1.1.2 中国猪种质资源现状 | 第12-13页 |
1.1.3 中国猪种遗传资源特性 | 第13-15页 |
1.1.4 中国猪种对世界猪育种的影响 | 第15页 |
1.1.5 中国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第15-17页 |
1.2 关中黑猪种质特性 | 第17-19页 |
1.2.1 关中黑猪概况 | 第17-18页 |
1.2.2 关中黑猪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2.3 关中黑猪的保护与利用 | 第18-19页 |
1.3 日粮营养水平 | 第19-21页 |
1.3.1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 第19-20页 |
1.3.2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的影响 | 第20-21页 |
1.4 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 | 第21-25页 |
1.4.1 遗传因素 | 第22-23页 |
1.4.2 营养因素 | 第23-24页 |
1.4.3 饲养方式 | 第24页 |
1.4.4 屠宰应激 | 第24-25页 |
1.5 肌肉生理学形态、化学构成与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25-27页 |
1.5.1 肌肉、脂肪的组织学形态 | 第25页 |
1.5.2 肌球蛋白重链MyHC基因与肉品质的关系 | 第25-27页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2.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第28页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8-31页 |
2.3.1 繁殖性能 | 第28页 |
2.3.2 生长发育性状 | 第28页 |
2.3.3 肥育性能 | 第28-29页 |
2.3.4 其他性状 | 第29-31页 |
2.4 试验仪器和试剂 | 第31-32页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关中黑猪主要经济性状 | 第33-37页 |
3.1 关中黑猪繁殖性能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3.2 关中黑猪生长发育性能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3.3 讨论与分析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不同营养水平对关中黑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肉质性状的影响 | 第37-48页 |
4.1 生长育肥性能 | 第37-38页 |
4.2 屠宰性能 | 第38-39页 |
4.3 肉质性状 | 第39-43页 |
4.3.1 常规肉品质性状 | 第39-40页 |
4.3.2 肉品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 | 第40-41页 |
4.3.3 肉品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结果 | 第41-42页 |
4.3.4 肉质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42-43页 |
4.4 讨论与分析 | 第43-46页 |
4.5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的检测 | 第48-53页 |
5.1 氟烷基因检测结果 | 第48-49页 |
5.2 酸肉基因检测结果 | 第49-50页 |
5.3 讨论与分析 | 第50-51页 |
5.4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缩略词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