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桥梁养护、维修与整治论文

考虑高铁简支梁桥下部结构冻融病害及横向变位影响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冻融作用对桥梁下部结构服役状态影响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桥梁结构变位及其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分析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严寒地区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冻融病害分析第20-28页
    2.1 前言第20页
    2.2 土体冻结与融化第20-22页
        2.2.1 冻融土体的物理特性第20-21页
        2.2.2 土体的冻融机理第21-22页
        2.2.3 土体的冻融过程第22页
    2.3 严寒地区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冻融病害机理第22-24页
        2.3.1 地基土的冻胀变形第22-23页
        2.3.2 地基土的融沉第23页
        2.3.3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第23-24页
    2.4 严寒地区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典型冻融病害第24-27页
        2.4.1 桥梁墩台冻融病害第24-26页
        2.4.2 桥梁基础冻融病害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变位分析第28-46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桥梁下部结构变位现场测试第28-36页
        3.2.1 工程概况第28-30页
        3.2.2 下部结构变位定期测试第30-34页
        3.2.3 下部结构变位实时监测第34-36页
    3.3 桥梁下部结构变位规律分析第36-44页
        3.3.1 实时监测变位分析第37-40页
        3.3.2 定期测试变位分析第40-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第46-68页
    4.1 前言第46页
    4.2 车辆模型第46-49页
        4.2.1 车辆振动的基本型式第46-48页
        4.2.2 车辆单元模型第48-49页
    4.3 桥梁模型第49-50页
    4.4 轨道不平顺第50-52页
    4.5 轮轨相互作用关系第52-60页
        4.5.1 轮轨接触几何第53-56页
        4.5.2 法向Hertz接触理论第56页
        4.5.3 垂向密贴假定第56-58页
        4.5.4 简化的Kalker线性蠕滑理论第58-59页
        4.5.5 几种轮轨关系模型的对比第59-60页
    4.6 车桥耦合系统方程第60-66页
        4.6.1 车桥耦合系统方程的建立第60-65页
        4.6.2 车桥耦合系统方程的求解第65-66页
    4.7 本章小结第66-68页
5 桥梁下部结构横向变位及冻融病害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及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分析第68-94页
    5.1 前言第68页
    5.2 车桥动力响应评判标准第68-71页
        5.2.1 列车运行安全性评价指标第68-70页
        5.2.3 桥梁动力性能评价指标第70-71页
    5.3 车桥系统计算参数第71-75页
        5.3.1 车辆参数第71-72页
        5.3.2 桥梁参数第72-75页
    5.4 桥梁下部结构横向变位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影响分析第75-85页
        5.4.1 下部结构横向变位影响下列车动力响应分析第77-79页
        5.4.2 下部结构横向变位影响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第79-81页
        5.4.3 列车运行速度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第81-85页
    5.5 下部结构冻融及病害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影响分析第85-91页
        5.5.1 桥梁下部结构材料冻融作用的影响第85-87页
        5.5.2 桥梁下部结构冻融病害的影响第87-91页
    5.6 本章小结第91-94页
6 结论及展望第94-96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第94-95页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作者简历第100-10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装配式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动因及推进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双天线惯性辅助的车载定位定向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