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0-18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8-28页
    2.1 农村金融第18页
    2.2 个人理财业务概念第18-19页
    2.3 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第19-23页
        2.3.1 按投资管理运行方式分类第19-20页
        2.3.2 按投资产品类型分类第20-22页
        2.3.3 按标价货币分类第22-23页
    2.4 个人理财业务研究的相关理论第23-28页
        2.4.1 生命周期理论第23-24页
        2.4.2 金融创新理论第24-25页
        2.4.3 投资组合理论第25-26页
        2.4.4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第26-28页
3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与作用第28-34页
    3.1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求第28-31页
        3.1.1 居民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第28-29页
        3.1.2 银行发展的需求第29页
        3.1.3 应对同业竞争的需求第29-30页
        3.1.4 盈利的需求第30-31页
    3.2 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创新对肥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第31-34页
        3.2.1 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第31-32页
        3.2.2 缓解“金融脱媒”的冲击第32页
        3.2.3 适应市场化变革第32-33页
        3.2.4 加快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进程第33-34页
4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第34-39页
    4.1 肥城市个人理财业务基本情况第34-35页
    4.2 肥城市个人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情况第35页
    4.3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第35-39页
        4.3.1 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客户流失,动力不足第35-36页
        4.3.2 个人理财业务研发和推广投入、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第36页
        4.3.3 缺乏专业的个人理财业务销售人员第36-37页
        4.3.4 客户细分程度不够,定位缺乏差别化第37页
        4.3.5 理财产品信息披漏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严重第37-39页
5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SWOT分析第39-48页
    5.1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优势第39-41页
        5.1.1 地理优势第40页
        5.1.2 网点众多,覆盖面广第40页
        5.1.3 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支持第40-41页
    5.2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劣势第41-43页
        5.2.1 宏观政策层面的限制,分业经营和监管模式限制第41页
        5.2.2 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滞后第41-42页
        5.2.3 起步晚,理财产品体系不健全第42页
        5.2.4 个人理财业务研发和创新体系不完善,投入不足,功能不健全第42-43页
        5.2.5 缺乏产品研发人员和理财方面的专门人才第43页
    5.3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机遇第43-46页
        5.3.1 存款规模大,发展潜力大第43页
        5.3.2 同业理财产品的门槛相对过高第43-44页
        5.3.3 理财产品趋同性提供创新契机第44-45页
        5.3.4 信息不对称提供营销契机第45页
        5.3.5 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提供政策契机第45-46页
        5.3.6 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处于低水位第46页
    5.4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挑战第46-48页
        5.4.1 竞争对手实力强劲第46-47页
        5.4.2 农村居民客户占比较大,理财观念相对固化第47页
        5.4.3 监管加强,但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第47-48页
6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48-54页
    6.1 结论第48页
    6.2 肥城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和创新的对策第48-54页
        6.2.1 积极做好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准备第48-49页
        6.2.2 有效客户细分和合理市场定位,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第49-50页
        6.2.3 培养专业理财人才队伍第50-51页
        6.2.4 优化个人理财产品机构设置和功能落实第51-52页
        6.2.5 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第52-54页
7 参考文献第54-57页
8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肥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g-C3N4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对蛋白激酶A活性的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