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 第19页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 | 第19-21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1页 |
2.3.2 合作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2.3.3 产业组织理论 | 第22页 |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 第22-24页 |
2.4.1 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 第22页 |
2.4.2 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 第22-23页 |
2.4.3 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 第23页 |
2.4.4 保障成员共同利益 | 第23-24页 |
3 肥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研究 | 第24-36页 |
3.1 肥城市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2 肥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 第25-28页 |
3.2.1 萌芽阶段(80 年代初—90 年代中期) | 第25-26页 |
3.2.2 初步发展阶段(90 年代后期—2006 年) | 第26页 |
3.2.3 快速发展“黄金期”(2006 年—至今) | 第26-28页 |
3.3 肥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类型 | 第28-30页 |
3.3.1 按依托单位的划分 | 第28-29页 |
3.3.2 按产业类型的划分 | 第29-30页 |
3.4 肥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特点 | 第30-32页 |
3.4.1 合作领域逐步提高 | 第30页 |
3.4.2 市场主体开办呈现多元化态势 | 第30-31页 |
3.4.3 带头示范效果逐步明显 | 第31页 |
3.4.4 品牌意识逐步提升 | 第31-32页 |
3.4.5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 第32页 |
3.5 肥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合作模式 | 第32-36页 |
3.5.1“合作社+经纪人”模式:强特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 | 第32-33页 |
3.5.2“龙头+合作社+农户”模式:沙沟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 | 第33-34页 |
3.5.3“合作社+科研+农户”发展模式:聚旺生猪饲养专业合作社 | 第34页 |
3.5.4“合作社+合伙人+种粮大户+社员”模式:金丰粮食专业合作社 | 第34-36页 |
4 肥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3页 |
4.1 内部管理规范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36-38页 |
4.1.1 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36-37页 |
4.1.2 组织职责不明晰 | 第37页 |
4.1.3 存在空壳合作社问题 | 第37-38页 |
4.2 合作社规模小、带动能力相对较弱 | 第38-39页 |
4.2.1 组织执行力度不强 | 第38页 |
4.2.2 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认识有待提升 | 第38-39页 |
4.3 农户在合作社中主体地位不明显 | 第39页 |
4.4 缺乏高素质的组织和管理人才 | 第39-40页 |
4.5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 第40-43页 |
5 促进肥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3-48页 |
5.1 强化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化建设 | 第43-44页 |
5.1.1 规范合作社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严格示范社申报 | 第43-44页 |
5.1.2 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和规范财务制度 | 第44页 |
5.2 增强合作意识,突出农户主体地位 | 第44-45页 |
5.2.1 建立健全全体社员的产权制度 | 第44页 |
5.2.2 加强合作社民主建设,保障社员决策权的实现 | 第44页 |
5.2.3 坚持实行“一人一票”制度 | 第44-45页 |
5.3 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 | 第45-46页 |
5.3.1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 第45页 |
5.3.2 注重对合作社社员的培训 | 第45-46页 |
5.3.3 建立合作社人才激励机制 | 第46页 |
5.4 稳定内部资金,加大融资扶持力度 | 第46-48页 |
5.4.1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并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 第46-47页 |
5.4.2 扩大农业保险在合作社中的覆盖范围 | 第47-48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8-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