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构造论文

某发动机凸轮轴与滚轮挺柱磨损失效分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配气机构的动力学研究第11-13页
    1.3 国内外凸轮与挺柱磨损失效研究第13-15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原发动机配气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第17-35页
    2.1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型式第17-18页
    2.2 配气机构磨损失效的产生第18-19页
    2.3 配气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研究第19-32页
        2.3.1 配气机构模型的建立第19-21页
        2.3.2 参数设置第21-24页
        2.3.3 配气机构运动学特性分析第24-27页
        2.3.4 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第27-32页
            2.3.4.1 气门运动规律分析第28-29页
            2.3.4.2 凸轮动力学分析第29-30页
            2.3.4.3 气门弹簧受力分析第30-32页
            2.3.4.4 气门落座力分析第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5页
第三章 凸轮与挺柱滚轮磨损的改进措施第35-47页
    3.1 配气机构改进设计第35-41页
        3.1.1 优化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第35页
        3.1.2 减轻排气摇臂重量第35-36页
        3.1.3 减小凸轮-挺柱滚轮摩擦副间的接触应力第36-38页
        3.1.4 降低气门弹簧预紧力第38-39页
        3.1.5 改善润滑条件第39-41页
        3.1.6 提高加工精度第41页
        3.1.7 精细检验流程第41页
    3.2 凸轮型线设计第41-46页
        3.2.1 凸轮型线设计准则第42页
        3.2.2 凸轮型线的常用结构形式第42-43页
        3.2.3 凸轮型线改进设计第43-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改进方案的动力学分析及试验验证第47-55页
    4.1 配气机构运动学分析第47-49页
    4.2 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第49-53页
        4.2.1 气门运动规律分析第49-50页
        4.2.2 凸轮动力学分析第50-51页
        4.2.3 气门弹簧受力分析第51-52页
        4.2.4 气门落座力分析第52-53页
    4.3 试验验证情况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5.1 全文总结第55-56页
    5.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1-6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解—电渗析法处理湿法烟气脱硫废水中氯离子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12V190钻井用天然气发动机瞬态响应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