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二、国内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内容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研究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第16-23页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第16-17页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第17-20页
        (一)课堂网络教学形式第17-18页
        (二)课下网络教育平台第18-20页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第20-23页
        (一)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第20页
        (二)主客体之间的及时互动性第20-21页
        (三)教育信息的形象性第21页
        (四)网络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第21-23页
第三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23-28页
    一、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3-24页
        (一)开放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需求第23页
        (二)多元化、及时化的信息网络需求第23-24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第24-25页
        (一)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第24页
        (二)拓展和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24-25页
        (三)创建了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第25页
        (四)促进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第25页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第25-28页
        (一)突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第26页
        (二)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26页
        (三)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创造能力第26-28页
第四章 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第28-33页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8-31页
        (一)课堂网络平台覆盖率不高,软件设施滞后第28页
        (二)课下网络教育平台运用较少第28-29页
        (三)教育主客体互动性不强第29-30页
        (四)网络不良信息冲击教育主题第30-31页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3页
        (一)部分高校对于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第31页
        (二)网站功能模块不健全,新载体运用不足第31页
        (三)教育主体网络运用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网络教育效果第31-32页
        (四)网络教育内容设计缺乏吸引力第32页
        (五)网络信息监督不到位,造成不良信息出现第32-33页
第五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第33-42页
    一、完善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拓展网络新载体第33-37页
        (一)丰富校园网站教育功能板块第33-34页
        (二)积极运用微信、微博等新载体第34-35页
        (三)培养网络专业队伍,加强网站美工、管理能力第35-36页
        (四)加强网络监督,优化网络环境第36-37页
    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和水平第37-39页
        (一)加强培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第37-38页
        (二)积极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提高互动性第38页
        (三)加强网络课程内涵建设,提高网络课程吸引力第38-39页
    三、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第39-42页
        (一)发挥网络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网络自律意识第39-41页
        (二)提高网络学习能力,强化网络信息素养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严复的自由思想及启蒙意义研究
下一篇:活动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