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写词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 大豆遗传转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1 基因枪法 | 第13-14页 |
1.2 花粉管通道法 | 第14页 |
1.3 农杆菌介导法 | 第14-18页 |
2 体胚发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2.1 Baby Boom | 第18-19页 |
2.2 Leafy Cotyledon | 第19页 |
2.3 AGAMOUS-Like15 | 第19-20页 |
2.4 WUSCHEL | 第20页 |
3 WRKY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3.1 WRKY家族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3.2 WRKY28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4 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3页 |
4.1 优化大豆子叶节法的意义 | 第23页 |
4.2 研究Gm WRKY28-like基因的意义 | 第23页 |
5 研究方案 | 第23-27页 |
5.1 大豆子叶节法体系优化 | 第23-25页 |
5.2 WRKY28-like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法体系的优化 | 第27-4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1.1 受体 | 第27页 |
1.2 菌株与载体 | 第27页 |
1.3 试剂 | 第27-28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和耗材 | 第2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2.1 BnBBM基因的转化 | 第28-32页 |
2.2 子叶节法的因素优化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3页 |
3.1 BnBBM转化结果 | 第33-37页 |
3.2 子叶节法的因素优化 | 第37-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大豆中一个WRKY28-like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 第45-8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1.2 菌株与载体 | 第45页 |
1.3 引物、测序、试剂 | 第45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与耗材 | 第45页 |
2 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第45-53页 |
2.1 基因克隆 | 第46-48页 |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8页 |
2.3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第48-51页 |
2.4 组织表达分析 | 第51-52页 |
2.5 胁迫表达分析 | 第52-53页 |
3 Gm WRKY28-like在拟南芥中的过表达 | 第53-56页 |
3.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53-54页 |
3.2 GmWRKY28转化拟南芥 | 第54-55页 |
3.3 拟南芥在逆境胁迫下的表型分析 | 第55-5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6-78页 |
4.1 GmWRKY28-lik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56-63页 |
4.2 Gm WRKY28-like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3-65页 |
4.3 转Gm WRKY28-like的纯合T_3代拟南芥表型分析 | 第65-78页 |
5 讨论 | 第78-81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第81-83页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7页 |
附录 | 第97-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