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研究--以苍南县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14页 |
1.2.3 国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4 对国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15-16页 |
1.2.5 结论 | 第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2.1.1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 第18页 |
2.1.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 | 第19-20页 |
2.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2.1 马列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观 | 第20-21页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22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2.2.4 合作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5 公民参与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苍南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 第26-28页 |
3.1 苍南县的基本情况 | 第26页 |
3.2 苍南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 | 第26-28页 |
3.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完善 | 第26-27页 |
3.2.2 农村道德建设逐步推进 | 第27页 |
3.2.3 农村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 第27页 |
3.2.4 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 第27-28页 |
第4章 苍南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8页 |
4.1 苍南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3页 |
4.1.1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堪忧 | 第28-29页 |
4.1.2 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 第29页 |
4.1.3 农村教育资源缺乏 | 第29-30页 |
4.1.4 农村环境建设状况不容乐观 | 第30-33页 |
4.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4.2.1 政府服务机制不健全 | 第33-35页 |
4.2.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 第35页 |
4.2.3 农民思想观念较落后 | 第35-38页 |
第5章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 | 第38-48页 |
5.1 实施政府服务能力强化工程 | 第38-40页 |
5.1.1 强化政府服务理念 | 第38-39页 |
5.1.2 加强政策法规引导 | 第39页 |
5.1.3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 第39-40页 |
5.2 实施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工程 | 第40-42页 |
5.2.1 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40页 |
5.2.2 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5.2.3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 第41页 |
5.2.4 开展形式多样农村文化活动 | 第41-42页 |
5.3 实施农民思想道德提升工程 | 第42-44页 |
5.3.1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内容 | 第42页 |
5.3.2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形式 | 第42-43页 |
5.3.3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第43-44页 |
5.4 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工程 | 第44-45页 |
5.4.1 加快推进农村污染治理 | 第44-45页 |
5.4.2 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 第45页 |
5.5 实施农村科技教育发展工程 | 第45-48页 |
5.5.1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 第45-46页 |
5.5.2 壮大农村教育师资力量 | 第46页 |
5.5.3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