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导论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第10页
        1.2.3 研究评述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3 创新之处第12-14页
第2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第14-24页
    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述第14-18页
        2.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第14-16页
        2.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第16-17页
        2.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第17-18页
    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第18-22页
        2.2.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第18-19页
        2.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第19-20页
        2.2.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第20-21页
        2.2.4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第21-22页
    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性第22-24页
        2.3.1 内涵上的契合性第22页
        2.3.2 内容上的相融性第22-23页
        2.3.3 功能上的共生性第23-24页
第3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第24-30页
    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第24-26页
        3.1.1 有利于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第24页
        3.1.2 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第24-26页
        3.1.3 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第26页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的迫切性第26-28页
        3.2.1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要求第26-27页
        3.2.2 中国实现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第27-28页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的可能性第28-30页
        3.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第28-29页
        3.3.2 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多样的实践活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了保障第29-30页
第4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第30-38页
    4.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第30-31页
        4.1.1 大学生主动关心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趋势第30页
        4.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得到多方的支持与鼓励第30-31页
    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不足第31-32页
        4.2.1 “内锲式”的有效衔接欠缺第31页
        4.2.2 “说教式”的传递方法导致效果不佳第31-32页
        4.2.3 “分离式”的融入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第32页
    4.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不足的原因第32-38页
        4.3.1 百年屈辱史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断第32-33页
        4.3.2 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带来的文化震荡侵袭第33页
        4.3.3 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交织影响第33-35页
        4.3.4 高校发展进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忽视第35页
        4.3.5 大学生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缺乏正确的认识第35-38页
第5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路径第38-48页
    5.1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第38-40页
        5.1.1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两课”教学中第38-39页
        5.1.2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第39页
        5.1.3 开设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第39页
        5.1.4 积极组织编写专门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第39-40页
    5.2 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第40-42页
        5.2.1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中第40-41页
        5.2.2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物质环境中第41页
        5.2.3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第41-42页
    5.3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第42-44页
        5.3.1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中第43页
        5.3.2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开展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第43-44页
        5.3.3 开发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软件和游戏第44页
    5.4 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探索“融入”的契合点第44-46页
        5.4.1 建立专业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第45页
        5.4.2 发展兼职的传统文化师资力量第45页
        5.4.3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辅团队第45页
        5.4.4 动员各界的专家学者积极响应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第45-46页
    5.5 提升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家园第46-48页
        5.5.1 增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的作用第46-47页
        5.5.2 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克己自省”、“知行合一”第47-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支撑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