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公安机关侦讯录音录像实证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的三大背景第11-14页
        1.1.1 理论背景第11-12页
        1.1.2 立法背景第12-13页
        1.1.3 实践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2.2 现实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1 境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公安机关侦讯录音录像的制度背景第18-21页
    2.1 检察机关录音录像实践的示范作用第18页
    2.2 错案与翻供频现的推动作用第18-19页
    2.3 供述自愿性保障模式的启示第19-21页
第3章 公安机关侦讯录音录像预期功能和成效研究第21-33页
    3.1 侦讯录音录像的特性第21-22页
        3.1.1 记录信息的动态性第21页
        3.1.2 记载内容的完整性第21页
        3.1.3 审讯过程的重现性第21-22页
    3.2 侦讯录音录像的预期功能第22-25页
        3.2.1 限制审讯权力,遏制刑讯逼供第22-23页
        3.2.2 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利第23页
        3.2.3 保障侦查人员的权利第23-24页
        3.2.4 固定口供,防止翻供第24页
        3.2.5 为公安培训提供素材第24-25页
    3.3 侦讯录音录像的成效第25-33页
        3.3.1 翻供现象得到进一步减少第25-26页
        3.3.2 捏造口供得到进一步压缩第26-28页
        3.3.3 审讯过程得到进一步规范第28-29页
        3.3.4 钱权交易得到进一步遏制第29-30页
        3.3.5 诉讼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第30页
        3.3.6 审讯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第30-31页
        3.3.7 培训素材得到进一步扩充第31-32页
        3.3.8 侦查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第32-33页
第4章 侦讯录音录像实施过程中功能弱化研究第33-38页
    4.1 录音录像的不完整性导致遏制刑讯逼供功能弱化第33-34页
        4.1.1 先审后录第33页
        4.1.2 审录分离第33-34页
        4.1.3 补录或重新录制第34页
        4.1.4 选择性调取第34页
    4.2 过度相信录音录像导致保障嫌疑人合法权利功能弱化第34-35页
    4.3 录音录像辩方查阅权不明确导致监督功能弱化第35-36页
    4.4 嫌疑人排斥录音录像导致固定口供功能弱化第36页
    4.5 录音录像设备的限制导致提供素材功能弱化第36-38页
第5章 基于侦讯录音录像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第38-43页
    5.1 办案模式落后导致全程录音录像得不到保障第38-39页
    5.2 监督缺乏导致录音录像流于形式第39-40页
    5.3 法律规定不明确削弱录音录像功能发挥第40页
    5.4 考核评价不合理催生违反录音录像现象第40-41页
    5.5 经费和人才保障不足制约录音录像效果第41-43页
第6章 提升侦讯录音录像实效性的基本路径第43-48页
    6.1 改变侦查机关办案模式第43-44页
    6.2 完善同步录音录像监督机制第44页
        6.2.1 内部监督方面第44页
        6.2.2 外部监督方面第44页
    6.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44-45页
    6.4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第45-46页
    6.5 加大设备和人才的投入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有限元法的大空间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
下一篇:M公司精密空调产品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