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教育体系下的PYP汉语教学--以汉诺威国际学校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的缘由 | 第8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内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 | 第11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1-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2章 IB,PYP及汉诺威国际学校简况 | 第14-20页 |
2.1 IB简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 第14-15页 |
2.2 PYP简介 | 第15-17页 |
2.3 汉诺威国际学校简介 | 第17-20页 |
2.3.1 学生情况 | 第18页 |
2.3.2 中文教师及教学管理 | 第18-20页 |
第3章 汉诺威国际学校的汉语教学 | 第20-36页 |
3.1 汉语课程概况 | 第20-21页 |
3.2 母语班的汉语教学 | 第21-29页 |
3.2.1 课程理念 | 第21页 |
3.2.2 教材分析 | 第21页 |
3.2.3 教学内容及方法 | 第21-24页 |
3.2.4 教学评估 | 第24-29页 |
3.3 非母语班的汉语教学 | 第29-32页 |
3.3.1 课程理念 | 第29页 |
3.3.2 教材分析 | 第29页 |
3.3.3 教学内容及方法 | 第29-31页 |
3.3.4 教学评估 | 第31-32页 |
3.4 母语班与非母语班的汉语教学对比 | 第32-33页 |
3.4.1 相同之处 | 第32-33页 |
3.4.2 不同之处 | 第33页 |
3.5 国际学校学生汉语学习情况及分析 | 第33-36页 |
第4章 汉诺威国际学校汉语教学反思 | 第36-40页 |
4.1 汉诺威学校汉语教学的优缺点 | 第36-38页 |
4.1.1 优点 | 第36-37页 |
4.1.2 不足 | 第37-38页 |
4.2 对汉诺威国际学校汉语教学的建议 | 第38页 |
4.3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