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城市铁路、市郊铁路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与客流协同控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研究现状第15-24页
        1.2.1 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研究现状第20-21页
        1.2.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控制措施研究现状第21-23页
        1.2.4 既有研究内容分析第23-24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4-28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7页
        1.3.2 技术路线第27-28页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8页
    1.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概念第29-45页
    2.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第29-34页
        2.1.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点第29-30页
        2.1.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型构建第30-34页
    2.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第34-35页
        2.2.1 时间分布特征第34-35页
        2.2.2 空间分布特征第35页
    2.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第35-44页
        2.3.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影响因素第36-37页
        2.3.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方法第37-42页
        2.3.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类型第42-43页
        2.3.4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的特性第43-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理论研究第45-56页
    3.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第45-47页
        3.1.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的定义第45页
        3.1.2 突发事件第45-47页
    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7-51页
        3.2.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特征第47-48页
        3.2.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主要影响因素第48-50页
        3.2.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框架第50-51页
    3.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指标构建第51-55页
        3.3.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指标构建原则第51-52页
        3.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指标第52-54页
        3.3.3 关键站点和关键路段第54-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结构脆弱性分析第56-67页
    4.1 问题研究背景第56页
    4.2 复杂网络理论第56-60页
        4.2.1 复杂网络定义与特性第56-57页
        4.2.2 复杂网络统计指标第57-59页
        4.2.3 复杂网络基本网络类型第59-60页
    4.3 实例分析第60-66页
        4.3.1 网络基础数据第60页
        4.3.2 网络统计特征及分析第60-62页
        4.3.3 路网结构脆弱性分析第62-66页
    4.4 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网络脆弱性分析第67-78页
    5.1 问题研究背景第67-68页
    5.2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网络脆弱性分析模型第68-71页
        5.2.1 模型框架构建第68页
        5.2.2 广义出行费用函数的建立第68-70页
        5.2.3 乘客路径选择模型第70-71页
    5.3 求解步骤第71-72页
    5.4 案例分析第72-77页
        5.4.1 网络基础数据第72-74页
        5.4.2 计算结果分析第74-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修复方案研究第78-86页
    6.1 问题概述第78-79页
        6.1.1 问题研究背景第78-79页
        6.1.2 逐日动态分配理论第79页
    6.2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修复序列模型第79-82页
        6.2.1 模型构建第79-81页
        6.2.2 求解算法第81-82页
    6.3 案例分析第82-85页
        6.3.1 网络基础数据第82-83页
        6.3.2 计算结果分析第83-85页
    6.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7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协同控制研究第86-102页
    7.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控制第86-88页
        7.1.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控制的原理与作用第86-87页
        7.1.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控制的一般措施第87-88页
    7.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控制关键问题分析第88-89页
    7.3 问题研究背景第89-91页
    7.4 模型构建第91-95页
        7.4.1 模型框架第91-92页
        7.4.2 模型建立第92-94页
        7.4.3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启发式算法第94-95页
    7.5 算例分析第95-100页
        7.5.1 网络基础数据第95-98页
        7.5.2 计算结果分析第98-100页
    7.6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结论与展望第102-106页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第102-104页
    主要创新点第104-105页
    研究展望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公民“相互尊重权利”的法律素质及其培育研究
下一篇:邓中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17-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