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 绪论 | 第11-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2. 比较研究法 | 第12页 |
3. 非结构式访谈 | 第12-13页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13-14页 |
(五)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 灵活就业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1. 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 | 第15-16页 |
2.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 | 第16-17页 |
(二) 有关理论 | 第17-18页 |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页 |
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17页 |
3. 医疗保险公正理论 | 第17-18页 |
三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相关分析 | 第18-27页 |
(一)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1.2008 年至2011年石家庄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整体状况 | 第18-19页 |
2.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数估算 | 第19-20页 |
3.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估算 | 第20页 |
(二)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 | 第20-22页 |
1.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界定及参保限制 | 第21页 |
2.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及享受医保待遇等待期限 | 第21页 |
3.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年限 | 第21页 |
4.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及流动参保登记 | 第21-22页 |
(三)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1. 基于政策层面的分析 | 第22-23页 |
(1)参保材料复杂 | 第22页 |
(2)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捆绑入保 | 第22页 |
(3)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资格限定 | 第22页 |
(4)缴费基数和比例偏高 | 第22-23页 |
(5)缴费年限较长 | 第23页 |
2. 基于对石家庄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非结构式访谈的分析 | 第23-24页 |
(1)灵活就业人员“逆向选择”行为普遍存在 | 第24页 |
(2)欠费率高导致的断保情况较严重 | 第24页 |
(3)转移衔接程序的复杂性导致断保现象频发 | 第24页 |
(四) 石家庄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4-27页 |
1. 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4-25页 |
(1)不了解相关政策 | 第25页 |
(2)参保意识淡薄 | 第25页 |
(3)收入不稳定导致参保缴费压力大 | 第25页 |
(4)已加入新农合医疗保险使没有在城市重复参保的必要 | 第25页 |
2. 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5-27页 |
(1)年轻时无需参保的侥幸心理 | 第26页 |
(2)忙于生计导致的医疗保险金滞交 | 第26-27页 |
四 部分省市城镇灵活就业者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借鉴 | 第27-32页 |
(一) 重庆市实行全面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 第27-28页 |
1. 重庆市全面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简况 | 第27页 |
2. 重庆市全面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特点 | 第27-28页 |
3. 重庆市全面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借鉴 | 第28页 |
(二) 四川省实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跨制度转移 | 第28-29页 |
1. 四川省参保跨制度转移政策 | 第28-29页 |
(1) 医疗保险跨制度、跨区域转移无障碍 | 第28-29页 |
(2) 以缴费额度比值计算跨制度参保缴费年限 | 第29页 |
(3) 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不设等待期限 | 第29页 |
2. 四川省参保跨制度政策的借鉴 | 第29页 |
(三) 广州市实行社会医疗保险 | 第29-32页 |
1.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 | 第30-31页 |
2.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的借鉴 | 第31-32页 |
五 研究的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32-37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32-33页 |
1. 政策本身存在不足 | 第32页 |
2. 灵活就业人员自身存在问题 | 第32页 |
3. 灵活就业人员和政策的互动性较差 | 第32-33页 |
(二)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政策建议 | 第33-37页 |
1. 简化材料 | 第33页 |
2. 取消户籍限制 | 第33页 |
3. 解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捆绑政策 | 第33-34页 |
4. 建立灵活的缴费基数和系数 | 第34页 |
5. 完善医疗保险险种 | 第34页 |
6. 建立灵活的跨制度转移制度 | 第34-35页 |
7. 多措并举以改变灵活就业者观念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