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4页 |
2.1 工作伦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6页 |
2.1.1 工作伦理的定义 | 第20-21页 |
2.1.2 工作伦理的结构 | 第21-23页 |
2.1.3 工作伦理的前因变量 | 第23-24页 |
2.1.4 工作伦理的结果变量 | 第24-26页 |
2.1.5 现有关于工作伦理的研究小结 | 第26页 |
2.2 组织认同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6-30页 |
2.2.1 组织认同的定义 | 第26-27页 |
2.2.2 组织认同的结构 | 第27-28页 |
2.2.3 组织认同的前因变量 | 第28-29页 |
2.2.4 组织认同的结果变量 | 第29-30页 |
2.2.5 现有关于组织认同的研究小结 | 第30页 |
2.3 建言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30-34页 |
2.3.1 建言行为的定义 | 第30-31页 |
2.3.2 建言行为的结构 | 第31-32页 |
2.3.3 建言行为的前因变量 | 第32-33页 |
2.3.4 现有关于建言行为的研究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4-42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34-37页 |
3.1.1 工作伦理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2 组织认同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3 组织认同对工作伦理与建言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36-37页 |
3.2 研究模型 | 第37页 |
3.3 变量的测量 | 第37-38页 |
3.3.1 工作伦理的测量工具 | 第37-38页 |
3.3.2 组织认同的测量工具 | 第38页 |
3.3.3 建言行为的测量工具 | 第38页 |
3.4 被试和样本数据 | 第38-42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2-54页 |
4.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42页 |
4.2 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2-45页 |
4.2.1 工作伦理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2页 |
4.2.2 组织认同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2-44页 |
4.2.3 建言行为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4-45页 |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1 性别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5页 |
4.3.2 年龄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5-46页 |
4.3.3 教育水平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6页 |
4.3.4 职务属性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6页 |
4.3.5 单位性质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6-47页 |
4.3.6 职业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7页 |
4.3.7 收入水平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7-48页 |
4.4 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4.5 回归分析 | 第49-54页 |
4.5.1 工作伦理对建言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4.5.2 组织认同对建言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4.5.3 组织认同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51-54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5.1 假设验证结果汇总 | 第54页 |
5.2 实证分析结果解释 | 第54-58页 |
5.2.1 工作伦理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作用解释 | 第54-55页 |
5.2.2 组织认同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作用解释 | 第55-56页 |
5.2.3 组织认同的调节作用解释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 | 第58-60页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第58页 |
6.2 管理实践建议 | 第58-59页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