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 2 认知地图与相关理论 | 第14-21页 |
| ·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 | 第14-15页 |
| ·认知与认知地图 | 第14页 |
| ·意象与城市意象 | 第14-15页 |
| ·认知地图的特点及功能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9页 |
| ·小结 | 第19-21页 |
| 3 宁波大学本部校区校园规划发展状况 | 第21-27页 |
| ·宁波大学本部校区区位 | 第21-22页 |
| ·案例选择缘由 | 第22-23页 |
| ·宁波大学本部校区校园规划发展历程 | 第23-27页 |
| 4 校园认知地图调研及意象要素分析 | 第27-40页 |
| ·认知问卷预调研 | 第27-28页 |
| ·预调研工作开展 | 第27页 |
| ·预调研结果 | 第27-28页 |
| ·认知地图调研方法 | 第28页 |
| ·调研非建筑规划专业背景师生 | 第28-32页 |
| ·认知地图调研开展 | 第28页 |
| ·意象要素分析 | 第28-31页 |
| ·认知地图图式 | 第31-32页 |
| ·调研建筑规划专业背景师生 | 第32-37页 |
| ·认知地图调研开展 | 第32-33页 |
| ·意象要素分析 | 第33-36页 |
| ·认知地图图式 | 第36-37页 |
| ·认知地图图式比较 | 第37-38页 |
| ·认知地图与预调研反映的问题 | 第38-40页 |
| 5 校园规划后评价体系建立 | 第40-45页 |
| ·规划认知评价体系构建 | 第40页 |
| ·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与原则 | 第40页 |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5页 |
| 6 校园认知问卷调研与后评价分析 | 第45-58页 |
| ·认知问卷调研开展 | 第45-47页 |
| ·问卷设计 | 第45页 |
| ·样本规模 | 第45-46页 |
| ·问卷调查抽样方法 | 第46页 |
| ·样本分配 | 第46-47页 |
| ·评价性问卷统计分析 | 第47-51页 |
| ·校园规划总体评价分析 | 第47-48页 |
| ·校园规划单项评价分析 | 第48-51页 |
| ·认知问卷调研对比专业评价 | 第51-52页 |
| ·SPSS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2-56页 |
| ·结构性问卷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 ·规划后评价小结 | 第57-58页 |
| 7 校园规划优化建议 | 第58-65页 |
| ·区域与布局 | 第58页 |
| ·道路与交通 | 第58-60页 |
| ·建筑与色彩 | 第60-61页 |
| ·景观与环境 | 第61-62页 |
| ·后勤与服务 | 第62-63页 |
| ·优化建议图 | 第63-65页 |
| 8 结语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附录 A (预调研卷)宁波大学认知地图调查(问卷调查) | 第69-70页 |
| 附录 B 非建筑规划专业背景被调研者校园认知地图调研卷 | 第70-71页 |
| 附录 C 非建筑规划专业背景被调研者的校园认知地图(部分) | 第71-72页 |
| 附录 D 建筑规划专业背景被调研者校园认知地图调研卷 | 第72-73页 |
| 附录 E 建筑规划专业背景被调研者的校园认知地图(部分) | 第73-74页 |
| 附录 F 宁波大学本部校区校园规划评价(问卷调研部分) | 第74-76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