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游戏论文

安康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及内容资源开发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前言第7-11页
   ·问题的提出第7页
   ·研究意义第7-8页
     ·理论意义第7-8页
     ·现实意义第8页
   ·文献综述第8-11页
     ·大课间体育活动概念的界定第8-9页
     ·关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第9-10页
     ·关于一般性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第10-11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1-12页
   ·研究对象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文献资料法第11页
     ·问卷调查法第11-12页
     ·访谈法第12页
     ·数理统计法第12页
     ·逻辑分析法第12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2-22页
   ·安康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第12-16页
     ·调查的地域第12-13页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第13-14页
     ·学生选择活动项目的动机第14-15页
     ·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学支持第15页
     ·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第15-16页
   ·安康市小学大课间活动内容资源开发的状况第16-19页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资源开展的项目第16-17页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第17-18页
     ·安康市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第18-19页
     ·安康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的评价标准第19页
   ·安康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场地器材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硬件条件第20页
     ·领导的关注度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第20页
     ·组织机构的监管能力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加科学有效第20页
     ·评价标准的确立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加规范第20页
     ·师生的积极性是衡量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指标第20页
   ·安康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开发的设想第20-22页
     ·提升领导重视,学校内部成员广泛参与第20-21页
     ·坚持校本化开展大课间体育项目第21页
     ·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第21页
     ·完善组织机构并制定大课间活动中体育项目指导性文件第21-22页
     ·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第22页
     ·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第22页
4. 结论与建议第22-24页
   ·结论第22-23页
   ·建议第23-24页
致谢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28页
附件第28-35页
承诺书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麦体育游戏在大连市红星海小学的实验探究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育供给模式研究--以西安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