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页 |
第三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8-9页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第8-9页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9页 |
第二章 “资源诅咒”理论与在新疆的验证 | 第9-21页 |
第一节 “资源诅咒”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资源诅咒”理论的提出 | 第9页 |
二、“资源诅咒”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三、“资源诅咒”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新疆“资源诅咒”的验证 | 第12-21页 |
一、资源贫困指数 | 第13-14页 |
二、新疆优势自然资源开发与GDP 关系 | 第14-15页 |
三、新疆优势自然资源转换中人均财富特征 | 第15-16页 |
四、新疆能源输出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 第16-18页 |
五、新疆资源开发与地区财政收入分析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基于金融视角的“资源诅咒”成因探析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资源诅咒”的一般传导机制 | 第21-25页 |
一、贸易条件恶化 | 第21-22页 |
二、荷兰病理论 | 第22-24页 |
三、专业化形成的锁定效应与沉淀成本 | 第24页 |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及价格的波动 | 第24-25页 |
五、产业结构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 第25页 |
第二节 基于金融视角的新疆“资源诅咒”成因 | 第25-29页 |
一、新疆金融中介发展水平 | 第25-27页 |
二、金融作用机制制约新疆的投资效率 | 第27-28页 |
三、能源资源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缺失 | 第28-29页 |
四、总部经济模式制约金融支持 | 第29页 |
第四章 新疆能源资源开发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 第29-36页 |
第一节 新疆经济金融与能源资源相关性的思考 | 第29-34页 |
一、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 | 第29-30页 |
二、新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 第30-33页 |
三、金融支持与能源资源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新疆能源资源开发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 第34页 |
第三节 新疆金融支持能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一、理论与实际不符 | 第34-35页 |
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与能源产业政策目标存在差距 | 第35页 |
三、能源经济发展与信贷政策微观层面背离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破解新疆“资源诅咒”的金融对策 | 第36-47页 |
第一节 调整金融政策破解“资源诅咒” | 第36-40页 |
一、金融政策对新疆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 | 第36-38页 |
二、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破解“资源诅咒” | 第38-40页 |
三、建立支持新疆地区金融发展需要的区域金融监管规范与标准 | 第40页 |
第二节 调整信贷结构破解“资源诅咒” | 第40-43页 |
一、新疆信贷行业投向 | 第40-41页 |
二、新疆信贷地区投向 | 第41-42页 |
三、适度调整信贷结构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创新能源资源金融产品和服务 | 第43-44页 |
一、培育有利于能源深加工企业的资本市场 | 第43页 |
二、开发性金融创新 | 第43-44页 |
三、能源资源的保险产品创新 | 第44页 |
第四节 利用投资调整产业结构 | 第44-47页 |
一、引导新疆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 第44-46页 |
二、利用投资传导机制破解“资源诅咒”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