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武汉分公司团体人身保险--目标市场的选择和营销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STP理论 | 第14-15页 |
·市场细分 | 第14页 |
·目标市场 | 第14-15页 |
·市场定位 | 第15页 |
·4P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22页 |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及其武汉分公司概况 | 第17页 |
·武汉国寿人身团险的营销机制 | 第17-19页 |
·武汉国寿团险营销机构设置 | 第19页 |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2页 |
·团险业务在费用激励上严重不足 | 第20页 |
·队伍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 | 第20-21页 |
·经营观念陈旧,市场开发手段落后 | 第21页 |
·团体保险业务在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不清晰 | 第21-22页 |
第四章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的营销环境分析 | 第22-30页 |
·宏观政策分析 | 第22-23页 |
·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管政策 | 第22页 |
·政府制定的对团险市场的消费导向政策 | 第22-23页 |
·武汉国寿团险营销的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第23-25页 |
·现有的竞争者 | 第24页 |
·潜在的加入者 | 第24-25页 |
·替代产品分析 | 第25页 |
·组织购买的竞争 | 第25页 |
·武汉国寿团体保险的SWOT分析 | 第25-30页 |
·外部机会分析 | 第25-27页 |
·外部威胁分析 | 第27-28页 |
·内部优势分析 | 第28页 |
·内部劣势分析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目标市场的选择 | 第30-37页 |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的市场细分 | 第30-32页 |
·采用多变量的市场细分方式 | 第30页 |
·收入、学历是最主要的市场细分变量 | 第30-31页 |
·采用社会人口综合细分法 | 第31-32页 |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目标市场的选择 | 第32-34页 |
·继续巩固大型企业团体年金市场 | 第32页 |
·做大团体意外险市场 | 第32-33页 |
·稳步发展团体健康险市场 | 第33-34页 |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的目标市场定位 | 第34-37页 |
·定位的层次 | 第34-35页 |
·定位的方法 | 第35页 |
·传播与沟通市场定位方式 | 第35-37页 |
第六章 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的营销策略 | 第37-40页 |
·制定武汉团险营销策略的原则 | 第37页 |
·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的原则 | 第37页 |
·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原则 | 第37页 |
·多渠道、广覆盖的原则 | 第37页 |
·精兵强将、服务一流的原则 | 第37页 |
·武汉国寿团险营销策略的选择 | 第37-40页 |
·产品策略 | 第37-38页 |
·价格策略 | 第38页 |
·渠道策略 | 第38-39页 |
·促销策略 | 第39-40页 |
第七章 对策和建议 | 第40-43页 |
·重构武汉国寿团体人身保险销售渠道及组织架构 | 第40-41页 |
·城区公司团体业务组织架构的变革 | 第40页 |
·县公司团体业务组织架构的变革 | 第40页 |
·机构重组剩余人员的安置 | 第40-41页 |
·机构重组后基层单位团体业务部门应有的职责 | 第41页 |
·开拓团体人身保险销售渠道 | 第41-43页 |
·借用银行机构销售团体保险业务 | 第42页 |
·建立与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代理公司的良好关系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8页 |